万象

我省政协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召开

    昨日,省政协十一届六次常委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议题进行专题议政。省政协主席朱明国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到会作关于我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情况通报。

    徐少华在报告中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等目标任务,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破解难题,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保障转移人口基本权益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徐少华强调,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将贯彻国家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体系,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移、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力争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左右,实现不少于600万本省和700万外省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人人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作关于我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题调研报告。为做好这次常委会专题议政,省政协组成以副主席梁伟发为顾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委员和省发改、教育、公安等单位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分赴广州、深圳、佛山等市开展调研,并赴江苏省考察学习,还函请汕头、湛江市政协组织调研并提交报告。调研组了解到,广东是农业转移人口第一大省,截至2013年底,全省异地务工人员约2700万,其中省内1040万人,省外1660万人。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起步较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特别是在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安排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积极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地方思想认识不足、解决随迁子女享受公办教育难度大、城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财政分担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为此,调研组建议:一是增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共识,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分类指导,突出改革重点。二是建议省委、省政府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出台具体工作意见。建立省级统筹协调机制;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加大省级财政统筹力度。三是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市县承担的职责任务,包括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门槛;加快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积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区服务体系。四是建议省委、省政府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支持。积极争取中央政府加快修订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关系在地区间的转换、流动和接续机制,增加对农业转移人口流入地的教育资源投入,完善农业人口转移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省政协副主席梁伟发、王珣章、姚志彬、陈蔚文、温兰子、刘日知,党组成员覃卫东,秘书长杨懂和常委出席了会议。在粤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机关领导、各专门委员会负责同志,各市政协领导,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专题调研组成员等列席会议。 (记者/雷辉)

上一篇:央行:2014年5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40万亿元
下一篇:“东莞丐帮”?多系网络谣言 不在东莞(回应)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