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即将放开 老人的来电多了起来
阿强说这让他压力山大,老人们却乐于多带一个孙辈

12月24日傍晚,34岁的阿强,带着女儿,如约来到肯德基。
讯 “女儿叫妮妮,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阿强说,最近妮妮得了感冒,没送她去上学,这几天都是他带着。
大学毕业后,阿强就来东莞了,一直在某国有银行工作。他对女儿的爱,从他看女儿玩耍时的眼神和笑容里,不难得到答案。
聊起“单独二孩”的话题,阿强说,别提了,这两个月来,他压力特别大。自从全国人大审议调整生育政策,“单独二孩”明年初实施后,二老的生活似乎有了新目标,隔三差五地,不断催促他们生第二胎,就好像“二胎”是个产品,说生就能生下来似的。
政策一出,最乐的是老人们
阿强的老家在梅州,父亲当时是国家干部,因为不敢违背计生政策生二胎,阿强成为家中的独子。只是,阿强不知道,这也成为父母心中的遗憾。这次“单独二孩”政策出台,父母乐坏了,似乎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了。“最近跟二老通电话时,他们总要提到这个话题,看来是记在心上了。”阿强苦笑着说。
阿强说,梅州是客家地区,过去很重男轻女。“以往回老家,亲朋好友也劝说我们多生一个,今年回去,只怕会被这个话题淹没。”
独生子女的孤独感不想让下代重复
阿强的妻子阿丽倒很开明。阿丽说:“我家有三姊妹,从小到大,打打闹闹的,长大后才发现童年那段记忆有多么珍贵。后来认识阿强,觉得他特别可怜,孤零零的一个人。”
阿丽这番话,算是说到阿强心坎里去了。独生子女能够得到父母全部的爱,相应地,也要承受特有的孤独。
说起生二胎,夫妻俩还有个重要原因:让孩子学会分享。阿强说,妮妮从小就不愿长辈抱其他孩子,玩具、零食,也很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一家老小围着她转,容易养成她自私的性格,这样下去,很不利于她融入社会。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悄然改变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父母们想生二胎,很多竟是从孩子角度考虑,怕他们孤单,怕他们在困难时候没人陪伴。
在一方面,另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独生子、家长阿伟很有感触。“我伯父去年生病,两个孩子互相商量治疗方案,轮流照看。多一个人就多一个办法。我是不敢想象,日后我遇到这种事,谁能和我分担。”阿伟说。阿伟的儿子现在满一岁,夫妻二人早有生二胎打算。阿伟说,他给孩子找个依靠,别再像他一样孤军奋战。
细算经济账,能生的主动放弃生二胎
不过,单独二孩政策究竟会影响多少人群,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比如王小姐,从小就喜欢孩子,已经有个8岁的女儿,一直想多生一个。可是,在单独二孩政策放宽后,她却打起了退堂鼓。
王小姐是公务员,老公是教师,两人的职业和收入还算不错,但她放弃生二胎,一个重要原因,竟是因为经济压力。
她算了一笔账:“先不说吃喝穿戴,我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费用就要4万元,女儿学钢琴、学下棋,一些大师级的课程,一小时得花几千块。”等到了初中,她还打算把孩子送到广州的名校去读。
“撇开钱的事不说,更关键的是,自己已经没有精力了。”王小姐说,平时自己要上班,回家后得操持家务,小孩上下学要接送,练琴,练舞,上辅导课,每一样都得陪着。
如今,她最盼的是孩子早一点上初中,可以去晚自习,这样,自己就可以腾出晚上的时间去逛街了。东莞时报记者 石美莹
下一篇:东莞养个孩子成人需52万 没10万不敢怀BB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