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起底小米造车背后的“东莞制造”力量

起底小米造车背后的“东莞制造”力量
 
3月28日晚,备受瞩目的小米汽车SU7正式发布上市,吊足人胃口的定价之谜终于揭晓——小米SU7标准版21.59万元。小米方面表示,订单量4分钟破万,7分钟破两万,27分钟内已经破5万。
 
小米汽车上市后反响热烈,其上下游企业或将深度受益,而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东莞制造企业同样表现出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与小米生态对接上的东莞企业已达到三家及以上,已覆盖智能座舱、车载镜头、防护功能组件等领域。
 
 
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小米是蓝思科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众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并通过小米&蓝思联合研发中心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是蓝思科技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其主要产品包括中控屏、仪表盘、B柱、C柱、充电桩、动力电池结构件等。
 
蓝思科技在此次小米SU7车型的智能座舱屏幕和结构件方面均有深度参与。此外,蓝思科技已与超30家国内外新能源、传统豪华汽车品牌以及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开展过合作。2023年上半年,蓝思科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业务实现收入22.82亿元,同比增长46.93%。
 
号称全球安防镜头行业“领头羊”的宇瞳光学也在积极探索车载镜头领域,以此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宇瞳光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车载镜头产品大量应用于新能源车,并与小米生态链公司有项目合作,业务进展顺利,较上年较快增长。
 
深耕网络通信领域多年的美信科技,近日同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已与小米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美信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磁性元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可使用在网络通信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小米汽车与东莞的缘分不浅。早在2023年底,小米首款汽车SU7便在东莞潮流停车楼“线下露脸”,进行了“丝滑”直上7层楼的代客泊车测试,一时引发不小的热议。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基于小米汽车的品牌效应与市场竞争力,有望为东莞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带来整体弹性。面对新能源产业新风口,一批东莞上市公司纷纷切入新能源赛道,发力“三电”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东莞已经拥有一定基础的新能源配套产业链,如能源端的制氢产业链,储能端的氢燃料电池、锂电池等产业链,应用端的新能源汽车、轻型车与“三电”产业链等。
 
比如动力电池上,东莞发展出氢动力电池和锂动力电池两大产业链,锂动力电池的电芯技术更是独占鳌头,排名世界电芯技术专利数量前40名的企业东莞占据了7家。此前,赣锋锂电项目正式落户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该项目投资额约50亿元,达产后产值将达110亿元。
 
在《2023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东莞以综合指数78.9的成绩位列第12名,新能源产业集聚度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随着产业生态的逐渐完善,以小米、小鹏、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用脚投票”,开启新一轮莞企合作,助力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东莞亦将踩准产业发展的步点,由“手机之城”开始竞逐“新能源之都”。(东莞+)
上一篇:AI驱动 光模块成市场“香饽饽”
下一篇:塘厦平沙中桥预计7月通车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