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基层创新取得成效

东莞基层创新取得成效
10月24日,经过初审、复审及现场终审PK,2017年东莞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市镇共建优秀项目和先进项目正式出炉,长安镇“商住小区分会助推平安和谐小区建设工程”等10个项目获得优秀项目称号,还有10个项目获先进项目称号。
从2015年开始,东莞开展了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项目创建活动,围绕进一步完善党政主导下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社会治理格局的总体要求,着眼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任务落地生效的现实需要,采取市镇联动方式,聚焦基层治理领域,培育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三年来,东莞持之以恒地打造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可复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扎实推进。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教授连续三年担任东莞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市镇共建项目评审会评委。他认为,三年来,东莞基层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系列基层社会治理项目满足了居民对幸福生活的需求,推动了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的提高,同时吸引了社会组织、企业、基层城乡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17年度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优秀项目创建活动于今年年初启动,由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中共东莞市委政法委负责项目的申报、审核立项与验收评审等工作,并邀请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在各镇(街道、园区)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了两轮评审,筛选出30个项目进入集中评审环节。
在10月24日的评审会上,入围评审的镇街依次上台对项目背景、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及经验启示进行展示,专家评审团围绕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明显的社会效果、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这四项指标进行现场评分。获评“优秀”和“先进”的20个项目涵盖社区和谐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困难群体救助、村居环境建设等内容。
2015年度和2016年度,沙田镇“拆迁安置小区协同善治工程”、凤岗镇“‘联心街舍’出租屋管理协同体建设”、大朗镇“社区志愿服务‘互联网+’工程”、麻涌镇“美丽幸福村居示范建设”、沙田镇“家和有我社区‘和事佬’调解”等近30个项目获评“优秀”和“先进”。这些项目统筹整合了各类组织、资源和力量,一个个民主和谐的“好村社”不断在莞邑大地涌现,为城市发展夯实了安定有序的“主阵地”。
评审组组长、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研究服务中心理事长王先胜评价,此次获选的优秀项目坚持问题导向,均能根据基层、本土的实际进行创新,动员政府多部门和多元社会主体协同参与,有组织、有资金支持,实施效果有数据支撑。他表示,在“小马拉大车”的特殊行政架构格局之下,东莞接下来应继续创新思维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命题,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商住小区是居民城市生活的微型综合体,目前东莞楼盘小区超过1500个、常住居民超过310万人。楼盘小区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细胞”和公共服务的最前沿。在2017年度的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优秀项目创建活动中,长安、石龙、横沥以及寮步等多个镇街都探索了以小区“微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
走进长安镇的信义怡翠豪园(以下简称“信义”),小区整洁卫生、环境优美,居民们互相打着招呼,人人脸上洒满笑意,一派互敬互重的和谐情景。四年来,信义走出了一条业委会、开发商及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共同治理的模式。
长安镇借鉴信义的经验,从今年开始实施“商住小区分会助推平安和谐小区建设工程”,由长安镇22个小区业主委员会自发筹建的长安平安建设促进会商住小区分会(以下简称“商住小区分会”)成立,通过政府牵头统筹、职能部门指导、商住小区分会搭台唱戏等方式,创新商住小区业委会管理运行模式,规范业委会责权,强化业委会自治,推动商住小区建设“睦邻共治,家安区和”的平安和谐家园。
截至目前,长安镇共有20个商住小区在镇房管所的指导下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其它商住小区也在积极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全镇商住小区刑事犯罪率为1%、治安案件发生率2%、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为零。在10月24日的评审会上,该项目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评为“市优秀项目”。
“星星再小,也会发光;齐心协力,一起参与。推进社区共治,共创美好家园。”今年4月,横沥镇瑞康花园小区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邻里节”。在社工的组织和引导下,居民们走出单元楼家门,玩起互动游戏,并将家里闲置的物品拿到社区“公益市集”交换,热情参与,相互交流。
横沥镇“社区共治示范点建设项目”以瑞康花园小区等为试点,依托横沥镇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和“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平台支撑,加强社会协同、把握居民需求、收集社情民意、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公共福祉、打造熟人社会、拓展公共服务。
石龙镇的“新型社区睦邻文化建设项目”,积极引导社区居民成为“微笑天使”,发掘社区代表不同家风的家庭,把优秀的传统家风吹遍整个社区。同时围绕“邻聚礼、邻聚乐、邻聚情、邻聚爱”四大主题开展系列服务,拉近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系。如今,友善的大家庭氛围在这些社区蔚然成风。
在传统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中,多数小区居民不能参与、不愿参与、不会参与。通过系列改革实践,这些小区居民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作为主人翁的权利、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治理创新的好处,思想上从“我该向社区要什么”到“我能为社区做什么”的转变,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在虎门镇,也有一群由“眼睛亮、耳朵尖、心肠热”的社区群众组成的“平安使者”治安志愿者队伍,他们以“发现不平安、发动创平安、宣传要平安、共建保平安”为己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社情民意收集与社会治安防控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虎门镇“平安使者”项目推进以来,已有骨干成员330人,东莞“最美人物”程善道、“托举哥”杨瑞等一批明星志愿者都是这一队伍的成员。今年8月,台风“天鸽”过后,平安使者冒着风雨走进社区,为独居老人清理打扫被海水倒灌的房屋、检修电器线路,为老人检查身体状况,成为灾后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沙田镇沙花园的郭姨在沙田镇第一幼儿园开设了一门传统文化课程——教孩子们编织莞草和渔网,还给孩子讲过去的故事。今年,沙田镇实施了“耆乐人生”老年人关爱项目,在调动各方力量向老年人提供关爱的同时,也引导老年人服务社会,使他们老有所为、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其中,老年人进课堂活动吸引了400多名老人自愿报名成为志愿者,定期走进校园教授孩子们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制作以及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等,还带领孩子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老年人志愿者还积极参与村(社区)政策方针、惠民措施、文明卫生宣传,交通维护、治安巡逻、法治宣传教育、平安促进、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发挥他们经验丰富、富于威望的优势,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石排镇的“晴朗心灵”关爱项目整合了专业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志愿者以及企业、学校、村委会等力量,为各类群体提供心理咨询与疏导,成为附近市民的“心灵驿站”。黄江镇的关爱精神障碍患者项目,打造了一支心理专家和志愿者专业团队,同时整合康复就业服务中心、社区康复站等资源,共同实现对患者的救治救助。
这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优秀项目,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方协作体系,企业、社会组织、学校、社工、志愿者甚至是普通市民都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力求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热情,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2016年东莞职工年平均工资46242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