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医院护理院试业

东坑医院护理院试业
前天,没有举办任何仪式,东坑医院护理院开始试业。这标志着东莞公立医院迈出了大胆探索建设养老护理院的步子,也是东莞医养结合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已有13位老人率先入住东坑医院护理院。
前天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东坑医院护理院时,志愿者们已在陪老人聊天、晒太阳,场面很是温馨。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他已经入住东坑医院护理院差不多一周,感觉这里条件挺好的,吃住都很方便,做什么都有人照顾,比以前躺在家里要好太多了。“刚来的时候我还想着回家,现在就想一直住这里了。”老人说。
护理院的护士告诉记者,目前总共有13个老人入住护理院,其中11名是东莞户籍老人,另外两名是外地老人。这些老人最大的92岁,最小的65岁,基本上都是失能、半失能的人,必须由专人护理。“其实现在登记想入住的人已有40多人,但医院暂时还收不了这么多。”东坑医院院长潘永晃说,护理院对医院来说是新的尝试,目前一切还在磨合中,怕一下子老人太多照顾不过来。
据称大约在本月中下旬,东坑医院护理院将正式开放,届时收住的老人可以更多。潘永晃说:“在医护人员和护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护理院已经摸索到一些经验。”
据悉,东坑医院设置了300张床位,按照政府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明确的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床位建设费,每张床的补贴是22500元。这一项中,政府部门将一次性补贴东坑医院675万元。
而作为医养结合的重要配套举措,目前东莞社保报销的标准正在走流程,尚未最终出台。不过,据东莞卫生计生部门、护理院等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初定的社保床日定额付费标准或为153元/床·日,即参保老人进入护理院后,不管每天实际产生的护理费用是多少,均按每人每天153元补贴给医院,多不退少不补,由医院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自行调控。
那么如何避免护理院其实对老人什么也没做、骗保的情况?据悉,社保部门制定了非常细致的考核标准,确保老人在护理院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确保国家的钱不会白白浪费。
尽管东坑医院护理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居家的细节上精心布置,各种设施都从老人的角度来考虑,但在广东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养老产业研究院院长谢培豪看来,护理院的设施在适老化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前天上午,广东医科大学和东坑医院签约合作,双方今后将在共建养老实践基地、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协同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创新“医疗+养老”相结合的健康老龄化模式研究。
签约仪式后,谢培豪就在东坑医院开设了“护理院的建设与经营管理学习班”,谢培豪说,医养结合的护理院的需求今后会越来越大,如何让每一个细节都考虑人性化的设置,需要不断地学习。他举例,如老人的呼叫系统,既要在床头设置一个,也要在地上设置一个,方便老人倒地时求助。
同时,谢培豪表示,护理院的医护人员和护工也要有全新的认识,观念更需转变。“不要以为替老人包办好了一切就算服务到位,就是100分了。实际上,很多事情让老人自己参与,让老人觉得他还有用,这更加重要,护理人员要学生理心理学,也要学社会学”。
谢培豪此前在为东莞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与论证研究时曾提出,可以依托目前很多村、社区已有的老人活动中心,建设“老人日托服务中心”。今后失能、失智的老人会越来越多,他还建议,“建立市级失能、失智老人照护中心这样的公益机构”。
据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制定的《东莞市护理院收治对象规范(试行)》,护理院收治的对象共有8类老人。
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后、颅内感染后等)致残,大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病情稳定不需要抢救的患者;2.有认知障碍的伴生活不能自理者;3.截瘫无手术或其他治疗指征的卧床患者;4.医院治疗出院后(尤其脑外科、骨科手术后)病情稳定,但仍需延续护理的病人;5.各种老年病、慢性病等,虽然病情稳定,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住院护理的病人;6.植物人;7.脑瘫患者;8.临终关怀患者:凡是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条件下,所患疾病没有治疗价值,而且不断恶化、濒临死亡者。(来源:广州日报)
下一篇:麻涌将打造岭南水乡名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