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
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记者从海关获悉,当天,哈尔滨海关所属黑河海关现场关员携带取样设备,在黑河首站管道取样口采集了首份俄罗斯天然气样品,并带回海关离线实验室进行天然气气质检测分析工作,标志着海关对进口天然气的监管工作正式开始。
据了解,中俄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东北方向首条陆上天然气跨境战略通道。中俄东线管道项目全线建成投产后,将实现俄气资源与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区需求旺盛的天然气市场相对接,并与我国现有区域输气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为我国提供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
在中俄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海关全程跟进,大力配合。在建设前期,哈尔滨海关将服务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列入中心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检验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建立与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对检验监管设施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就在线计量系统、品质分析系统,实验室建筑设计、实验室设施配备、办公设施配备、人力资源保障等提出专业性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确保进口天然气检验检测设施依法依规、科学设置。
工程期间,中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要频繁往返于中俄两地的封闭区。对于跨境封闭区的监管,海关所面临的监管难度之大、办公生活条件之艰苦、日常工作时间之长,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2017年5月,黑河海关进驻天然气管道“黑龙江穿越工程”封闭区进行监管。及时安装调试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监控、电子地磅、X光机等设备,组织业务专家为中国石油管道局有限公司开展海关业务培训,对施工人员开展进出境旅客携带物品注意事项、进出口货物申报流程、检验检疫知识及税费征收等通关实务知识培训,确保临时口岸正常开通;对封闭区及周边定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储备急救药品、血压计等应急物资,为施工人员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提供免费检测技术支持,先后完成生活饮用水30个检测项目和工程废水15个检测项目的检测,保障施工安全。
为确保企业通关便利,海关关员多次到施工企业开展调研座谈,了解项目施工在俄方海关通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业务会谈、专题会谈、电话联系等方式多次与俄方海关进行沟通协商,及时解决施工企业通关难题,保证了项目建设施工人员及所需设备、物资在俄方海关通关顺畅。
管道建设期间,黑河海关在临时口岸共监管验放进出口货物8545吨,其中进口货物352吨、出口货物8193吨;监管进出境施工人员3178人次,进出境行李物品3926件;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878艘辆次,运输工具服务人员2927人次。
另外,为确保国内百姓用上优质的天然气能源,提升进口天然气检验监管质量和效率,哈尔滨海关把SCADA监控系统引入海关监管链条,实现了对进口天然气在线计量、在线检测等全流程在线监管。 (记者 王文博)(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下一篇:2019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暨苏宁金融研究院四周年论坛举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