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年底前要看“三重”建设“账单和进展”

  市政府领导挂钩督导重大项目工作通报会暨“三重”项目“三率”(签约率、开工率、履约率)问题主题调研座谈会昨日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三重”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我市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理清分清责任,明确办事流程,年底前要逐个项目看“账单”、看进展,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向省委、市委和全市人民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

  市领导梁国英、张科、杨江华、鲁修禄、贺宇,市政府党组成员、松山湖管委会主任殷焕明,市政府秘书长邓浩全参加会议。

  逐个项目看“账单”、看进展

  对于全市的“三重”项目建设工作,袁宝成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问题导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三重”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我市推进产业高级化的重要抓手,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及时、有效、战术性措施,加快推进“三重”项目建设;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难点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对于共性问题,要尽快推出共性政策解决它;对于个性问题,要及时召开协调会研究它、处理它。

  二是分清责任,明确程序。要理清、划清镇街、部门和企业三方责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抓好项目的跟踪落地;要进一步明确办事程序,让企业清晰掌握办事流程、办事时限。

  三是机制创新,重在实效。现有涉及重大项目的体制机制尚存创新、改革空间,要理清创新规则,推进项目审批由核准制向承诺制转变;“三重”建设要以结果为导向,以考核促落实,年底前要逐个项目看“账单”、看进展,用实际效果向省委、市委和全市人民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

  加大招商选资 强力推进投改

  会上,袁宝成就具体的项目选择、审批、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系列深刻阐述。

  在招商选资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的力度,处理好普遍招商和重点选商的关系。评定项目质量的标准,不能仅看规模的大小,更要看项目的含金量和产出率。尤其对将要落地的项目要精挑细选,加强资源供给,匹配最佳的要素资源,为东莞发展后劲打下基础。

  在政策变通方面,在不突破原则、不突破底线的大前提下,对重大项目建设坚持特事特办,灵活变通政策、匹配资源。

  在审批流程方面,要通过投改审批的强力推进,形成一个全新的良好的部门工作习惯。

  在项目调剂方面,镇街项目的转移,也是利益的转移,要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通过建立镇街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确保好项目不旁落、不外流。

  在企业投资方面,要确定投资时限、明确强度要求,拿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双向考核机制。

  现场

  把座谈会开成解决问题的会议

  昨日召开的会议,虽是通报会、座谈会,但不论是会议内容、会议节奏还是会议质量,都是一场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

  “座谈、调研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会议由袁宝成主持,他表示,今后每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会议不需要汇报“面”上的工作,主要就某个具体项目进行协调“会诊”,“争取每召开一次会议,都能解决一批问题。”

  袁宝成强调,针对这次会议提出的问题要拿出对策,并在下次会议召开前迅速推进、尽快解决,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推动“三重”项目建设大提速。

  这一席简短精练的会议要求,为今后召开此类会议的会风、会议主题确立了基调。

  会上,市发改、经信、外经等部门负责人“清一色”地只谈进度、不谈成绩、不避困难。这生动的会议场面,正是主题活动的要求所在。

  重大项目实行副市长包干制

  点击

  为了加速推进“三重”项目建设,我市对所有重大项目实行副市长包干制,每个月通报一次工作进展。如此高的会议规格、如此密度的会议频次,足见东莞对于“三重”建设项目的重视,也向外界传递出了东莞暖商、亲商的决心和氛围。

  昨日的会议专门设置了一个环节:由每位市政府领导就各自挂钩督导的重大项目进行情况通报,介绍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记者从通报中了解到,每位副市长都多次亲赴现场办公、主持协调项目落地事宜,大部分项目推进也比较顺利。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调研后提出,要努力把项目选址安排在可批性强的地方;推动涉及产业项目的审批由核准制改革成为承诺制;考虑重新制定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大力解决管线迁移的遗留问题。

  副市长张科提出,要进一步创新高科技企业配套扶持政策,用政策优势提升招商引资的能力。

  副市长杨江华提出,要加强管网建设,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三重项目和谐建设。

  副市长鲁修禄提出,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既要讲速度进度,也要讲质量安全。

  副市长贺宇提出,要进一步加大督导协调力度,及时汇总情况,帮助项目方、镇街务实解决问题。

  别出心裁 建Q群服务项目

  花絮

  如何服务好重大项目?东莞各职能部门各出“奇招”。其中,市住建局创建的Q群,引起了与会者广泛关注。

  针对重大项目工作量大、难点多,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特点,市住建局别出心裁,专门建立了“住建局重大项目服务”Q群,动员重大项目建设(代建)单位加入。这个Q群,把住建局各科室联系人、各镇街住建部门联系人汇聚起来,共同为重大项目提供咨询服务、接受信息反馈。

  为何要设立Q群?市住建局局长朱川介绍道,通过Q群,实现了面对面、点对面、点对点的多种交流模式,大大提高业务咨询、联系沟通的效率。此外,通过Q群共享重大项目办事程序、培训教材等重要资料,方便项目建设(代建)单位调用。

   盘点

  172项目入围重大项目

  自2012年“三重”写入东莞产业史以来,呈现出哪些特点?会上,市发改局进行了系统盘点,提出呈现出了三个特点。

  “首先是签约项目数量多,投资规模大。”市发改局局长朱斌华说,据统计,2012年以来合计签约重大项目172个,总投资2882.5亿元,平均投资额为16.8亿元。

  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承诺年产出约为10013.8亿元,承诺创税收446.2亿元。经测算,172个项目平均投资强度为389.3万元/亩,产出比为1352.3万元/亩,税收贡献为60.3万元/亩。

  现代产业项目达150个

  在目前签约的172个项目中,现代产业项目数量和质量也是逐年在提高。根据数据显示,172个重大项目中,现代产业项目150个,占87.2%。列入2012年、2013年、2014年重大建设项目分别为10个、59个、81个,其中现代产业分别为项目9个、52个、75个,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数量逐年大幅提高。

  产业类型包括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化、通信光缆生产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较高。

  预计全年投资超350亿

  近年来,重大建设项目还呈现出一个特点就是,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逐年增多。2012年、2013年实现新开工项目分别为53个、48个,今年预计新开工项目将超过60个,估计总投资超过600亿元。

  今年计划投资313亿元,1-3月份已完成61.6亿元,占季度计划的112%,占年度计划19.7%,同比增长23.1%。

  市发改局认为,在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三重”建设的前提下,预计全年完成投资有望超过350亿元。

上一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到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调研
下一篇:将新增6条对接广州的区域联系通道 加强穗莞合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