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瑶乡伙伴”夏令营正式启动

我和我的瑶乡伙伴”夏令营正式启动
8月10日9时,长安骄子计划亮点活动之一——“我和我的瑶乡伙伴”夏令营正式启动,两辆旅游大巴载着80名“长安骄子”向韶关乳源进发,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是“家风——品行的塑造”,让长安的孩子们走进贫困山区家庭,两地学生结对,一起学习、一起住宿、一起劳动,体验“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内涵。
80名“长安骄子”赴瑶乡
据悉,此次参加夏令营的学员年龄在8岁到18岁之间,主办方更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体验父母的艰辛,激发感恩之心,从而弘扬传统孝道。
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大队终于到达目的地——韶关乳源。没想到,第一顿午饭就是对孩子们的考验。这顿午饭,主办方特意安排在一所学校饭堂就餐,摆在孩子们面前的是玉米、芋头、花生、番薯,除此之外,只提供油爆茄子和米饭。但简单的菜式并未让在场的孩子有任何不悦,记者发现,孩子们有秩序地排着队,打饭打菜,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瑶乡伙伴到来了。教练将孩子们分成7组,让他们自己决定队名、决定口号,各队队长也在孩子们的自荐下迅速产生。
晚上,主办方带孩子们体验了瑶乡“长桌宴”和篝火晚会,来自长安的学员们踊跃表演节目,晚会因此高潮迭起。
10岁“超级宝贝”种萝卜
8月11日,恰逢乳源县城一六镇赶集,早上8点多,记者随教练探访孩子在瑶乡伙伴家的生活,在镇上,已经可以见到不少身穿队服的孩子。原来,孩子们已经随瑶乡伙伴出来买菜了。
在一六镇的菜地里,3名“骄子”则跟着新家庭在锄地准备种萝卜,虽是第一次,但孩子们做得有模有样。三名“骄子”里,其中“超级宝贝”陈俊熙年仅10岁,他告诉记者,早上6时就起床,洗了衣服,并帮忙拖地。7点钟,还跟着瑶乡哥哥去菜市场买了菜,中午准备给大家蒸排骨吃。陈俊熙称,自己是第一次参加骄子活动,通过种菜学会了珍惜粮食,“以后不会浪费了”。
两“零零后”女生再次参加
学员高翠敏和叶可瞳是小学同学,去年她们也参加了长安骄子计划,提及上届在深圳的公益行,两个小女孩称,收获颇丰。参加完公益行后,高翠敏还主动给山区孩子捐过几次书。
这次,两个小女孩还拉着其他三个同学一起报名了本届骄子计划。她们告诉记者:“来到这以后,我感觉做农活特别不容易,所以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三天的夏令营将在8月12日结束,当日上午主办方将为所有营员开展一场感恩会,届时会邀请体验农家生活的长安骄子们上台,分享此次夏令营的感悟。
记者手记
“长安骄子”曾被人认为只是“富二代”,没有吃过苦、生活安稳富足。但在此次随行过程中,一些“长安骄子”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褪去了浮夸的印象、展露了善良的童真。
随行前了解到,本届骄子计划有400多人报名,最终选出了80名,这些孩子的父母中不乏政府官员、企业高管或企业家,也有一些港澳台商及新莞人子女。孩子中多为初中学生,他们是备受宠爱的一代。
原预计3个小时的车程,却因堵车,驱车劳顿了近6个小时才来到了韶关乳源的目的地,临近2点半孩子们才开始午餐。原想着主办方准备的玉米、番薯、花生可能不合孩子们胃口,但孩子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之后孩子们还主动收拾桌面。
年纪小的朋友最让在场的工作人员赞叹有加,一个大概12岁左右的女孩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从头到尾没有喊累。
看篝火晚会,由于凳子不够,所有孩子被要求自带长木凳前往表演地点,个头不高的孩子两人协作,抬着木凳,走得小心翼翼,没有任何怨言。
孩子们的营地日记里记满了感恩的瞬间,让人读后都能感受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那么的纯真和美好。(来源:羊城晚报)
下一篇:东莞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