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座环保热电厂因土地等问题无法选址进展受阻
东莞2座环保热电厂因土地等问题无法选址进展受阻
“对于存量垃圾的整治,东莞市政府历来都是非常重视的”,昨日,东莞市城管委办公室副主任陈主任介绍,目前在政策层面上主要通过两方面来推动,一方面是加大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力度,处理新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让垃圾再倒往垃圾填埋场;另一方面采取集中整治的办法来对存量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然而因为土地以及民众反对等问题导致一直无法选址,这两项工作的进展都受阻。目前,这一问题正在加快协调解决中。
全市现状
垃圾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
根据东莞市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市生活垃圾产量达10000吨/日,得到无害化处理的约8000吨/日,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8年的29%提高到现在的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3%。现有3座环保热电厂的总处理能力达到了5800-6300吨/日。塘厦石潭埔填埋场、虎门五马填埋场、樟木头樟洋填埋场经扩容整治,达到国家无害化Ⅱ级以上标准,无害化处理能力1700吨/日。
剩余的垃圾则主要是各镇街自己解决。昨日报道中提及的大岭山镇,就属于“自己处理”之列。然而18年来,大岭山镇一直违规使用建设在水源保护区的旧飞鹅垃圾填埋场,导致每天都有数百吨垃圾渗滤液流入水库。
据东莞城管局透露,除了大岭山镇之外,类似的垃圾填埋场还有多个。例如清溪镇的罗马填埋场,目前垃圾存量约130万立方米,处理该镇每日500吨生活垃圾堆填工作。谢岗镇的凹坑填埋场,目前垃圾存量约65万立方米,处理该镇每日120吨生活垃圾堆填工作。道滘镇的北永大彰沙填埋场,目前垃圾存量约40万立方米,处理该镇每日150吨生活垃圾堆填工作。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危害较大,尤其是对石马河水质的影响非常大。
根据东莞市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市生活垃圾产量达10000吨/日,得到无害化处理的约8000吨/日,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8年的29%提高到现在的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 .3%。现有3座环保热电厂的总处理能力达到了5800-6300吨/日。
存量处理
整治3座填埋场达到无害化标准
按照东莞市“重点突出、逐步推进”治理方式,将存量垃圾治理工作作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重点。2007年开展运河沿线一公里面源整治工作,由市财政全额出资清理了29个简易填埋场。2011年市政府将虎门五马、塘厦石潭埔、樟木头樟洋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工程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由市、镇两级按5:5出资整治,目前这3座填埋场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初步评定达到无害化Ⅱ级标准以上。
今年3月,市政府批复同意将塘厦石潭埔、虎门五马、樟木头樟洋三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收归市统一管理等有关问题。通过这些举措,存量垃圾的整治取得了很大进展,也为全市巨量存量垃圾的进一步整治赢得了时间。
填埋容量有限
急需加快焚烧厂建设
城管局介绍,目前能够达到无害化填埋的垃圾填埋场为虎门、塘厦和樟木头三镇的垃圾填埋场。记者实地走访了解,这三座垃圾填埋场也是在旧场地的旁边开辟土地,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新垃圾填埋场,一边收集新垃圾,同时进行存量垃圾的整治。
根据城管局的推算,目前虎门垃圾填埋场每天处理约890吨垃圾,预计可用5年;樟木头垃圾填埋场每天处理约290吨垃圾,预计可用10-12年;塘厦垃圾填埋场每天处理约700吨垃圾,预计可用3-4年。这三座垃圾填埋场,全部均只用于处理本镇产生的生活垃圾。
东莞市新规划建设麻涌、虎门、清溪、常平4座环保热电厂。目前,麻涌环保热电厂已完成项目环评,并取得了市环保局批复意见,正进行立项、招标等手续办理;清溪环保热电厂项目环评正进行当中。另外两座仍在选址。
建设难题
1
土地资源紧缺
市民认识有误区
据东莞市城管局方面称,环保热电厂项目推进缓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东莞市可用土地资源紧缺,且国家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除要符合相关规划标准外,还要符合环评标准,项目选址难度加大;二是市民群众对现代化垃圾处理技术的认识仍存有误区,对各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普遍存有“避邻效应”,都抱着“享受无害化处理服务,不想设施建设在身旁”的心态,项目建设无法通过民意调查,选址亦难以落地。
2
垃圾填埋场很多
若都整治投入巨大
2012年,广东省政府与东莞市签订了《东莞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责任书》,其中规定:到2014年,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到2015年,要全面完成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简易填埋场的治理工作,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以上,实现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处理。
如今已经是2014年第三个季度,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东莞市城管局昨日回复,目前东莞市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3%,预计能实现《东莞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责任书》中有关要求。
对于存量垃圾的治理,东莞市政府经过几年的协调论证,以市政府作为全市垃圾处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明确“全市一盘棋”的治理思路。城管局按照“迁移整合、集中处理”的思路,进行整治。
据东莞市城管委陈主任介绍,因为东莞大大小小的垃圾填埋场很多,分布很散,如果每一个场都建设一套整治设备,那投入将相当巨大。所以,提出了将一些小规模的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挖掘出来,运到一个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但同样也面临选址难的问题。目前东莞市城管局正在各有关镇街进行协调。
东莞有三座
垃圾焚烧厂在用:
东城、厚街和横沥
三座达到无害化填埋的垃圾填埋场:
樟木头樟洋:每天处理约290吨垃圾,预计可用10-12年。
虎门五马:每天处理约890吨垃圾,按照该速度,预计可用5年。
塘厦石潭埔:每天处理约700吨垃圾,预计可用3-4年。
新规划建设4座环保热电厂:
麻涌环保热电厂:已完成项目环评,正立项、招标等。
清溪环保热电厂:正在项目环评。
虎门:仍在选址。
常平:仍在选址。
东莞垃圾填埋场现状调查之专家会诊
对于垃圾的处理问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建议,国内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东莞应坚持走垃圾焚烧路线。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所所长原效凯教授对东莞的存量垃圾现状进行过仔细研究,并制定出了“良策”,部分措施已经被东莞市政府付诸实施,他表示,“东莞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定位有独特性,因此存量垃圾治理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昌明:
垃圾简易填埋后患无穷
“简易填埋是大多城市普遍的做法,不仅东莞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昌明认为,垃圾填埋产生的最坏影响之一就是对水源的污染。一旦下雨,河岸的垃圾就会流入江河,而处于低洼地的垃圾也会深入地下污染土壤,从而影响地下水。
渗滤液的处理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垃圾填埋场的软肋。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分的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构成威胁。
刘昌明说,垃圾焚烧厂只是暂时存储垃圾时产生少量渗滤液,而真正的渗滤液制造大户则是垃圾填埋场。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垃圾场渗滤液排放标准最严格的国家,为了迎合这样严格的标准,垃圾厂到处大建昂贵的进口膜处理设施,不过,这种处理方式背后却隐藏着浓缩液的二度污染。
至于无法处理的浓缩液,现行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回灌到填埋场,这就会产生像李坑垃圾焚烧厂遇到的类似问题;二是像上述填埋场那样,运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稀释排放。
刘昌明说,垃圾填埋对土壤和水质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这需要根据空间位置、温度、气候等问题来计算。不过,总体来说,一旦渗入地表,进入土壤并污染水源,处理起来就十分困难,且往往要花费十分高昂的费用。因此只能期冀于自行修复的能力,但这一过程又十分漫长。
垃圾焚烧厂只是暂时存储垃圾时产生少量渗滤液,而真正的渗滤液制造大户则是垃圾填埋场。
———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昌明
中国建筑设计集团副院长徐文龙:
破解选址难还需让利给百姓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一般来讲,垃圾填埋更多适用于中西部,土地资源并不密集的城市,而东莞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且地处东部沿海,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建设垃圾焚烧厂。
“反对建设焚烧厂是社会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对于垃圾焚烧的担心较多,因此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在中国建筑设计集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文龙看来,人们对选址决策不赞成,对垃圾焚烧技术不了解,对污染控制及监管不信任,都有可能最终导致公众担忧。骆建华则认为,对于民民众的抵触情绪应该区分来看,“反对垃圾焚烧是技术问题”,而“反对建设焚烧厂是社会问题”。
从技术角度看,骆建华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垃圾焚烧的相关规范,只要焚烧厂的污染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并不多,而民众主要担心的二噁英污染,也可以通过规范和科普来避免。骆建华说,在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垃圾处理的方式都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甚至一些焚烧厂也会建设在市中心,比如,奥地利维也纳的Spittelau焚烧厂位于市区,距离居民区仅200米。法国巴黎的Ivry焚烧厂距离塞纳河仅200米,距巴黎圣母院仅4.5公里。“这一点中国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国外的水平。”
焚烧厂需要主动做到公开透明
从社会问题方面看,由于对二噁英的检测并不具备条件,焚烧厂需要主动做到公开透明,比如,设置大屏幕来公布实时污染物排放情况。“在这方面,很多百姓其实是反对建设,有些误区,这就需要政府方面的沟通渠道足够畅通,进行科普教育,做到透明、公开。”
当然,如何将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危害降到最低,骆建华认为,还需要通过垃圾分类等诸多措施,不过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还需要适应过程。
垃圾焚烧厂的选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民众都希望焚烧厂远离自己的住所。徐文龙认为,选址难题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在这方面或许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比如,在韩国的垃圾处理费中,10%用于改善和周边居民的关系。台湾每焚烧处理1吨垃圾,政府拿出50元台币作为回馈资金,用于亲民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温水游泳池、健身中心、运动场、公园等。
事实上,国内在这方面也早有先例,骆建华举例,就在广东省,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就以公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著称,曾实地考察的专家都认为,蓝、白、橙相间的现代建筑富有设计感,周围绿树成荫,还有一汪碧水,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完全看不出这是垃圾焚烧厂。
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说,日本焚烧厂叫“G reenPark”,因为周围配套设施齐全,房价也因此升高。
垃圾填埋更多适用于中西部,土地资源并不密集的城市,而东莞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且地处东部沿海,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建设垃圾焚烧厂。———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所所长原效凯:
东莞存量垃圾治理已有良策
“东莞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定位有独特性,因此存量垃圾治理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所所长原效凯教授对东莞的存量垃圾现状进行过仔细研究,并制定出了“良策”,部分已经被东莞市政府付诸实施。
原效凯建议东莞的垃圾处理主要可用三种方式:
第一,就地封场。库存量大的,像虎门、塘厦有几百万吨垃圾存量,适合就地封场,虽然地下已经无法进行铺设防渗层,但要在四周和顶部做防护措施,阻止污染扩散。
第二,就是集中整治。像东莞水乡片区,水网密集,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极易扩散,所以比较适合挖掘出来,运到别的地方处理。另一方面,像常平镇,大小垃圾场二十多个,有的已经在楼盘和水源地旁边,也只能是集中到别处处理。
原效凯解释,第二种方式看起来费用比较高,但相对于腾挪出来的土地可以用来做房地产以及保护环境的价值来说,这样做是划算的。而且,集中整治的地方在已经要封场的大垃圾填埋场周边就可以了,像在虎门、塘厦正在开展的就是这样操作的,比较具有经济性。
第三,综合方法。对于那些已经存积多年的小规模的垃圾填埋场,可以进行现场筛选,筛出的金属、塑料等可以回收,砖头、水泥块等可以用于工程填埋,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那些无法利用的,就再运走填埋。这也是比较省钱的,也是有效果的。
原效凯介绍,这些方法都是比较适合东莞的,而且非常具有操作性的。
像东莞水乡片区,水网密集,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极易扩散,所以比较适合挖掘出来,运到别的地方处理。———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所所长原效凯
他山之石
韩国:
在韩国的垃圾处理费中,10%用于改善和周边居民的关系。
台湾:
台湾每焚烧处理1吨垃圾,政府拿出50元台币作为回馈资金,用于亲民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温水游泳池、健身中心、运动场、公园等。
广东南海:
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公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著称,曾实地考察的专家都认为,蓝、白、橙相间的现代建筑富有设计感,周围绿树成荫,还有一汪碧水,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完全看不出这是垃圾焚烧厂。
日本焚烧厂:
日本焚烧厂叫“GreenPark”(绿色公园),因为周围配套设施齐全,房价也因此升高。(记者 张鹏 黎明 刘佳)(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下一篇:东莞将整合城区四个街道屠宰职能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