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交警公布微信连上警民心 东莞突出整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交警公布微信连上警民心 东莞突出整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今年4月,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张绍培公布了自己的个人微信和电话号码,并自己逐条回复市民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这一举动在全市同级别官员中还是首次。
 
  这个网名为“交警支队长”的微信和张绍培手机短信记录显示,起初群众每天反映问题多达四五十条,之后逐月回落,问题逐步得到整改。现在每天收到的意见建议平均为五六条。
 
  谈起公布手机、微信号的初衷,张绍培说:“就是希望能靠老百姓近一点,多发现问题,多整改问题。”
 
  张绍培表示,公布手机、微信号只是一个过渡。他考虑将“东莞交警”公共微信引入一对一服务功能,届时市民可以直接在微信上进行投诉、建议以及咨询,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答疑和收集。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东莞市各活动单位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着眼便民利民,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及时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军令状”整改承诺一条要做成一条
 
  在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中,东莞各活动单位敞开门听意见,通过策划主题活动,拓宽平台渠道等形式,共收集意见建议16000多条。其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8200多条。
 
  “注重即知即改,着力推动整改抓出成效”是第二环节的工作重点之一。东莞注重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改起,聚焦教育、医疗、出行、治安、环卫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狠抓整改,切实解民众之忧。
 
  第三环节中,东莞强化“五补课”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稳步“向前走”。东莞各级党组织坚持活动成效惠民、取信于民的原则,着力通过访民情、听民意、聚民智、促民评,对在活动中存在群众表达诉求不畅通、问题整改各环节未对外公示、活动成效未能让大多数群众满意的坚决进行“补课”。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说,教育实践活动中向群众作出的整改承诺就是“军令状”,要切实做到承诺一条就做成一条,决不能虎头蛇尾、虚晃一枪。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眼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解决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社会保障、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具体问题改起,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使群众真正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实惠。
 “马上办”解决群众基本需求问题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各活动单位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马上就办”的精神,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着力解决群众基本需求问题,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取得了良好成效。
 
  出行难曾是松山湖居民和企业员工的一块“心病”。公交班次开班晚收班早、班次密度不够、高峰期拥挤严重等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收集整理的意见,市交通运输局松山湖分局进行了一系列线路、班次调整,对园区公交功能进行“查漏补缺”。4月15日,松山湖新开通了园区公交6路线,进一步解决散裂中子源企业员工的通勤需求。5月15日,对园区公交服务时间进行微调,园区5路线首班车提前了30分钟,328路线末班车延迟了30分钟。8月1日,对跨镇公交328路线做出调整,线路从原来松山湖管委会延伸至松山湖教师村,并新增三个站点。
 
  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调整,园区公交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今年1月至8月,园区公交旅客运输量达458.61万人次,平均每月57.33万人次,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55%。
 
  东莞市民政局针对民政服务对象办事点多、程序繁琐、不方便等遗留问题,投资300多万,建成了总面积2300平方米的民政办事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含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收养登记办公室、老人乘车IC卡办理办公室、复退军人接待办、学生接送站审批办公室等5个为民办事服务窗口,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和方便。9月28日,办事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6月,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线新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新系统,实现了业务数据由受委托银行代管理改为由中心系统自行管理,在进一步保证住房公积金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住房公积金服务效能的明显改善。
 
  这些工作都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即时改”制度设计堵上损害群众利益漏洞
 
  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之一,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东莞各活动单位从制度设计着手,堵上损害群众利益的漏洞。
 
  治安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在望牛墩镇,当地将80个警民联络点作为“自选动作”,以强化警民联络作为发力点和突破点,构建了警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当地成立警民联络点督导小组,每周随机抽取部分警民联络点来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分局内网进行通报。同时,进一步严格规范联络点工作。除原来规定的每周至少开展两次联络工作,总工作时间不低于5小时外,增设警民联络点固定工作时间。当地还制定警民联络点民警管理量化考核办法,将服务群众各项工作予以量化,通过自我考核与小组考核结合的形式定期进行考核。
 
  这一系列举措解决了当地此前工作中存在的“基础工作薄弱、情报信息不灵、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等“瓶颈”性问题。
 
  交警部门拥有路面执法权和车驾业务的管理权,曾被外界认为是的“油水部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交警部门组织开发了交警窗口服务监管系统,促进执法规范化,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监管系统可对工作人员将形成前置的制度约束。窗口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工作内容、工作时间都在网上予以公开,业务办理都要按照受理时间先后来,不允许走后门。一旦工作情况异常,系统会自动将出现异常情况的IP发给相关负责领导,领导可即时过问。
 
  交警政务公开系统也正在积极开发中。该系统能将支队领导、各部门领导的每日动向等全部上网发布、接受市民监督。比如,开了什么会议,会见了什么人、会见内容是什么,甚至是群众来信,来信内容都要选登到网上。
  “放开说”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能听取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找准找实。
 
  党代表工作室“东莞模式”是全国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五种模式之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代表工作室发挥了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今年3月21日,东莞全市党代表工作室“走近基层、问计百姓”主题活动拉开序幕,6000余名党代表依托党代表工作室这一特色平台,听取基层党员、群众关于“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反映,群众普遍反映的切身利益以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
 
  “如果不办事,人家就不会来,就好比医院不看好病,就没人去看病。”在东城机关党代表工作室,徐建华强调,要充分利用好党代表工作室等党和群众联系交流平台,畅通渠道,营造好的环境,让群众讲真话、讲实话,提出直接的尖锐的意见。要有一套制度和机制来保障,要办好实事,有效解决问题,增强群众联系的信心。
 
  在樟木头镇,当地借助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积极探索完善民情收集处理工作机制,畅通民意,维护社会稳定。
 
  樟木头镇构建民情收集三级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在全镇10个社区设立民情收集点,以入户走访、接访、手机短信等形式收集民情,针对不能处理的,归纳汇总后报相关的镇属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同时,在镇属部门设立民情收集处理站,对社区民情收集点上报的民情进行登记、分类、汇总、处理。当地还在镇级设立民情处理中心,主要是协调督查解决群众诉求,指导各部门单位、社区处理解决民情事项,向镇委、镇政府汇报超出本镇处理权限且需上级协调解决的民情。通过建立社区干部“立说立办”、镇属部门“集中研办”、镇级层面“协调转办”为主要形式的民情收集处理分层分级处理机制,当地有效畅通了民情处理的快车道。
 
  樟木头镇还完善民情处理工作机制,把群众反映的民情信息采取“一号一档”的方法进行梳理分类,建立台账,归档备案,限期办结。自民情收集处理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已进入常态化运作阶段,目前共收集到各类民情信息187条,梳理归纳98条,办结91条,办结率达93%。
 
 
 
 
 
 
上一篇: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为粤东提供生物杀蚊剂
下一篇:证券统一账户今日起正式对外服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