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出台 设388万专项资金

  《东莞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出台 设388万专项资金

  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东莞的不少医疗机构都为极少数需要急救的患者垫付费用,从而造成沉重的垫资负担。近日,《东莞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出台,2015年东莞将安排388万元设立专项资金,缓解医疗欠费情况。
 
  据了解,东莞市从2000年就设立了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救助一些无钱治病的患者。但卫生系统收到该基金的补偿款还不足整个欠费金额的1/10。而且,该基金的救助对象并不包括重大恶性案件中的伤者、交通事故中的伤者和犯罪人员,而这些人群,正是欠费的主要人群。
 
  根据方案,专项资金用于支付市属医疗机构对救助对象发生的急救医疗费用。包括:1.无法查明身份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2.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以及低保医疗救助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有缺口,由专项资金给予补助。专项资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这两类人群申请费用,需要经过身份确认程序:市属医疗机构接收应急救助患者后,对身份不明的,应及时报当地公安部门确认身份。对身份明确但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者,应报当地社会保障、民政、公安部门审核医保、低保对象医疗救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情况。对确认无法查明身份和身份明确但无力支付费用的,应及时将相关材料报市卫生计生局,并填写东莞市疾病应急救助患者身份确认情况表。
 
  每半年,市属医疗机构将汇总填报已审核确认的应急救助患者信息,向东莞市卫生计生局提交东莞市市级疾病应急救助资金补助申请表申报补助。市卫生计生局确定合理的应急救助医疗费用后,由市财政局审核后将核准补助的应急救助资金直接支付至相应医疗机构。
 
  根据《方案》,专项资金主要由财政投入,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每年筹集资金规模参考上一年度东莞市市属医疗机构应急救治发生的欠费情况,按财政负担50%的办法确定下一年度专项资金规模。当年未使用的预算额度作预算收回,不再结转下年度。
 
  作为首期资金,2015年专项资金规模为388万元,列入201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以后每年专项资金按上一年度东莞市属医疗机构应急救治发生的欠费金额的50%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后续年度的额度,原则上不突破2015年的规模。
 
 《东莞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患者送院急救,没钱支付医疗费用,最后只能由医疗机构来垫付。近年来,医疗欠费问题给东莞医疗机构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根据东莞市卫计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全市公立医院病人医疗欠费总额已高达2 .8亿元。
 
  日前,《东莞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下发,其中明确,东莞将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助等筹资机制,设立东莞市市级疾病应急救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对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负担能力的患者实施应急医疗救助。届时,市属医疗机构为救助对象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向专项资金申请补助。该方案将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2015年专项资金规模为388万元,以后每年专项资金按上一年度我市市属医疗机构应急救治发生的欠费金额的50%列入当年财政预算。
 
  救助对象
 
  身份不明、无力缴费患者
 
  《实施方案》明确,专项资金救助对象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本着稳妥起步、逐步完善的原则,专项资金用于支付市属医疗机构对救助对象发生的急救医疗费用。包括:无法查明身份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
 
  费用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以及低保医疗救助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有缺口,由专项资金给予补助。专项资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市属医院共8家,分别是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石龙人民医院、太平人民医院、市慢性病防治院、市新涌医院、市儿童医院。
  
  身份确认
 
  身份不明的报当地公安确认
 
  市属医疗机构接收应急救助患者后,对身份不明的,应及时报当地公安部门确认身份。对身份明确但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者,应报当地社会保障、民政、公安部门,审核医保、低保对象医疗救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情况。对确认无法查明身份和身份明确但无力支付费用的,应及时将相关材料报市卫计局。
 
  市属医疗机构每半年集中汇总填报已审核确认的应急救助患者信息,向市卫计局提交专项资金申请表申报补助。市卫计局负责审核患者确认表、票据资料、费用清单等资料,确定合理的应急救助医疗费用后,向市财政局提交用款申请,市财政局审核后将核准补助的应急救助资金直接支付至相应医疗机构。
 
  资金来源
 
  市属医院上年一半欠费由财政补
 
  专项资金主要由财政投入,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2015年专项资金规模为388万元,列入201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
 
  以后每年专项资金按上一年度我市市属医疗机构应急救治发生的欠费金额的50%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当年未使用的预算额度作预算收回,不再结转下年度。专项资金后续年度的额度,原则上不突破2015年的规模。
 
  如何监管
 
  严查虚报套取 严禁应救不救
 
  如何确保专项资金用在最需要的患者身上?《实施方案》要求市卫计局要会同市财政局负责管理市级疾病应急救助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严厉查处虚报信息套取专项资金、过度医疗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市属医疗机构职责,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及时、有效对需紧急救治的患者施救,严禁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诊治,杜绝应救不救现象;对救助对象急救后发生的欠费,应协同公安部门设法查明欠费患者身份;对已明确身份的患者,要尽责追讨欠费;并且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列支坏账准备等方式,核销救助对象发生的部分急救欠费。
 
  疾病应急救助专项资金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首先,这保障了医院及时救治危急病患,让贫困患者也少了后顾之忧,另外,财政投入意味着这种政府补助的机制已经建立了。——— 石龙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雷晓东雷晓东
 
  专项资金是以上年度市属医院医疗欠费的50%来投入的,保的是“救命钱”,主要是用在应急抢救方面。这确实能够减轻医院的部分负担。——— 市卫计局体制改革科相关负责人
 [解读]
 
  三无人员欠费最多
 
  2013年达1300万
 
  根据东莞市卫计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全市公立医院病人医疗欠费总额已高达2.8亿元,其中2013年欠费总额为3800万元,市属医院医疗欠费占了777万元。
 
  石龙人民医院是医疗欠费重灾区之一,“我们每年平均都有七八十万元的医疗欠费,这个问题在东莞很多医院都普遍存在。”石龙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雷晓东透露,从欠费患者来看,其中三无人员(即无钱、无身份、无家属)、外来务工人员占了七成左右,“三无人员大多是交通事故、120、110送到医院的,很多无法明确身份,难以联系亲属,没钱治疗。其中,曾经有人在医院一住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医院也不可能不管。”
 
  “最近三年来,太平人民医院平均每年垫付的医疗欠费超过100万。”太平人民医院副院长江东新说,除了上述这些人群外,还存在恶意欠费的问题,有患者还会治疗中途偷跑。
 
  根据东莞市卫计局统计,东莞历年来医疗欠费患者主要为无人认领、身份明确无支付能力、道路交通事故、突发事件抢救、弃婴等,其中无人认领身份不明欠费患者最多,以2013年为例,这类患者欠费高达1300万,其次为身份明确但无支付能力的欠费达1000万。另外,欠费以外来人员为主,2013年本地人、外地人欠费分别为350万,3450万。
  现有医疗救济基金仅是杯水车薪
 
  “尽管医院对于医疗欠费苦不堪言,但是,医院还是会遵循先抢救生命后收费的原则。”雷晓东坦言,这毕竟是医院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不过,各家医院都不愿意声张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好事。有医院负责人坦言,“因为这些被拖欠的费用,绝大部分由医院埋单。一旦声张出去,医院担心自己会成为那些医疗欠费者瞄准的‘靶子’。”
 
  记者了解到,面对高额医疗欠费,医院也各出奇招。东莞市同济光华医院、太平人民医院还曾成立讨债小组,但最终效果一般。
 
  此外,早在1996年,东莞已成立了市医疗救济基金,医院每年都可以协助欠费患者申请,以此弥补垫资。“但是,这对于医院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一年可能也就几千块,报批的金额一般是医院一年被欠金额的10%左右。”东莞市卫计局体制改革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医院甚至对此途径都不甚了解。
 
  医疗应急救助将逐步推行到镇街医院
 
  另外,从去年开始,东莞还设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凡交通事故伤者产生的医疗欠费将由该基金来解决。上述负责人统计,2013年的3800万医疗欠费中,有800万将由道路交通基金来承担,“这些救助政策累加之后,市属医院垫资压力将明显减少,至于其余部分的欠费多为后续治疗费用,则需要医院自身以及社会捐助等渠道来消化。”
 
  不过,有市属医院相关负责人担忧,“疾病应急救助专项资金只面向市属医院,是否会导致基层医院以无法治疗为由,将欠费患者纷纷转到市级医院,从而导致欠费增加。”对此,东莞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这个需要在实施中去管理,另外,疾病应急救助将在明年率先在市属医院推行,接下来也将逐步惠及到镇街医院。
 
  欠费多少
 
  截至2013年,东莞公立医院病人医疗欠费2.8亿
 
  2013年欠费3800万,当中市属医院医疗欠费777万元
 
  哪些人欠费?
 
  2013年3800万欠费分布
 
  从身份来看:
 
  三无人员患者欠费
 
  1300万
 
  身份明确但无支付能力的欠费
 
  1000万
 
  从户籍来看:
 
  本地人欠费
 
  350万
 
  外地人欠费
 
  3450万 
  
  记者 肖佩佩
 
 
上一篇:东莞14部门联合整治13个重点环保问题
下一篇:广东全省范围统一开展防蚊灭蚊行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