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市将启动公交运营国有化改革

公交乘客在非站点位置下车 记者 杨泽彬 摄
公共交通改革将于明年开始,东莞将成立国有控股公交公司对线路进行运营,对于市民来说,困扰多年的跨镇公交节日涨价、乱收费、不准点等乱象,是否能得到改善?市交通局回应,届时将召集部分市民,对国有公交公司的服务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来定服务费用。
退出补偿金将由财政补贴
记者获悉,本次公共交通改革,主要目标是民营企业。而在东莞,除了公汽和城巴外,公交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因为公共交通行业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属性,在市政府的要求下,一直实行低票价策略,但低票价却带来了低服务。
据悉,本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本框架,建立决策层、管理层、运营层和评价层四层公交管理体系。东莞将成立国有全资公共交通管理公司作为购买公交服务主体和管理机构,选择核心市区、跨镇公交和水乡片区5镇作为政府购买服务中运营层改革的试点。
其中,成立国有控股公司整合现有跨镇公交资源,统一运营管理,对线路经营期未满提前退出公交经营市场的企业依法给予合理补偿,并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妥善分流和安置;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水乡片区5镇(中堂、麻涌、道滘、望牛墩、洪梅)公交资源,组建水乡公交公司统一经营。
国有控股公司进驻后,民营公交企业退出经营资产处置办法和补偿标准的制定,是本次运营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根据我们的设想,具体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财政可承受、企业合法诉求可兼顾、行业稳定可保障’为原则,再聘请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依法对企业经营资产进行评估,进行赔偿。”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镇街的公交承包合同,都在2014年6月前到期,只有少数仍然没有到期,才需要财政补贴,压力不会很大。
将制订20个改革配套方案
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东莞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框架方案》已报市委市政府审批,之前,市交通局已按照《东莞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对东莞公交运营体制改革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征求市民对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市交通局统计,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公交改革的反响比较正面,正等待市委常委会最后确定该框架方案。
“这表明,公交改革已经进行到最后一公里,等市委明确公交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后,东莞市交通局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订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实施细则、公交企业退出经营资产处置及人员安置方案等配套工作方案。”市交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配套工作方案将达到20个,来确保改革顺利推动。
市民将参与公交服务评价
成立“国有控股公交公司”,是否就是根治公交乱象的“良方”?
市交通局负责人坦承,该局已经抓紧研究公交企业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量化考核方案,将把考核结果与经营期的收入挂钩,以进一步细化行业监管。
“根据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框架方案的初步设想,本次改革将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本框架,推动‘决策’、‘管理’、‘运营’、‘评价’四个层次分离,公交运营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并接受管理层的监督和考核。”市交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评价阶段,参与评价的人,除了专家、人大代表外,还将纳入部分市民,而考核结果将与服务费用挂钩。
市交通局负责人还承诺,下一步将进一步在原有基础上,优化现有线路,让松山湖等“冷线”区域的市民们,也能便利搭车。
下一篇: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 应积极吸纳居民就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