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东莞台达电子的突围之路

  东莞台达电子的突围之路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更好地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本报将开展“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今起,率先推出“东莞经济新常态”系列专题报道,关注东莞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新常态与新业态,探寻企业的创新路径,展现城市的经济活力,敬请垂注。
 
  依托多年自身节能改造的技术经验,成立节能服务公司;整合众多产品,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这是东莞台达电子走出的一条台资代工厂的突围之路。这个IT电源行业的代工巨头,在成立东莞台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切入能效管理服务行业仅仅一年多后,就创造了3000多万元年营业额。从单纯供应产品到输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从制造业向生产型服务业突围转型,类似台达这样的扩张与升级,将为东莞制造带来更加强劲的生存能力和承载力。
 
  技术结晶
 
  推出能源在线监测系统
 
  “全球每两台服务器和PC电脑中,就有一台使用台达电源,但我们已经不是单纯的制造工厂。”近日,东莞台达电子厂内,厂务本部经理李永忠站在一块大型电子屏幕前如是说。在他身后,“能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图表和跳动的数据,让整个东莞厂区能耗一目了然。
 
  这是成立仅一年多的东莞台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已销售到达创科技、东聚电子、信义玻璃等东莞能耗大户,单靠管理节能就能实现节电率10%以上。“要节能,首先要对能耗去哪儿心中有数。但是目前老板只能看到电费账单,看不到明细。有了这套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对比,精确到每一分钟、每一台电机。”李永忠称。
 
  台达能源科技主要从事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销售,是台达电子多年来自身节能减排探索的结晶。
 
  早在2004年,台达电子东莞厂区就开始实施节能减排:安装台达HVAC智能控制系统,调节主机及水泵、水塔及末端风柜使用量,节电率大于10%;更换LED照明灯具超过53000支,节电率大于50%;在台达电子几栋建筑屋顶上,全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颇为壮观。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台达五年来的单位产值用电量下降约一半。
 
  台达电子作为东莞节能减排的先锋与样本,省市领导乃至工信部领导在参访这家企业时常常问及:“有这么好的技术和产品,能不能向市场推广?”也有不少工厂前来询问台达的节能秘诀。于是,成立于2012年底、注册资金1800万的台达能源科技公司应运而生。
 
  产品聚合
 
  向整体解决方案要效益
 
  目前,除了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外,台达能源科技还涉及HVAC空调、空压系统、HES油点伺服节能、电能质量治理、光伏、LED这六大业务。有趣的是,这些名词都加上了“解决方案”、“改善方案”或者“系统”的后缀。
 
  “尽管东莞厂区每个月产值都上亿美元,但靠代工卖产品,这条路越来越不好走。怎么办?系统,或者说综合解决方案,可以把台达庞大的业务整合在一起,融入多个产品,也更符合客户需求。”台达能源科技相关负责人胡军杰称。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台达的业务范围已经涉及电源、伺服、马达、风扇等多个领域。目前每年台达生产的大大小小电源超过一亿,占全球份额过半,其中东莞厂区成为生产主力军。但辉煌过后,台达代工模式的困顿在金融危机后依然显现,毛利被客户越压越低。
 
  于是,台达内部提出从ODM升级转型为DMS(Design + Manufacture + Service)模式,即设计、制造和解决方案的服务,从原来零部件提供商变成系统方案解决商,并在此过程中打响自己的品牌,从低毛利产品升级到高毛利、高附加值领域。
 
  简言之,就是把多元产品整合起来,针对某些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别的不说,你看这个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这块LED屏就是台达自身的。我们正在向着智慧工厂迈进,到时候台达的伺服器、马达、机械手以及台达的能源、视讯、监控系统等都可以用到。”胡军杰称。
 
  “去年我们能源科技公司都是在过审批,拿各种资质,实际业务今年才展开。集团甚至对我们没有业绩指标考核,但即便如此,今年我们的营业额也达到了3000多万。与台达在东莞整个产值相比是九牛一毛,但我们才刚刚起步啊。”胡军杰感叹道。
 
  “方案”风行
 
  更多莞企从产品向服务突围
 
  在东莞,类似台达这样从产品到服务的突围方式并不孤立。“许多从事装备制造或与光、电、气有关的行业,以及制造大工程相关产品的工厂,这两年在宣传册或者官方网站上,都套上了‘方案解决商’等字眼,不然都不好意思在圈子里混。”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邵火称。
 
  上述现象在近年来红红火火的自动化行业表现更为明显。在媒体报道中,拓斯达、伯朗特等无不从简单机械手生产,发展到提供整厂自动化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之前只卖零部件,现在整合成系统卖给客户。“这是趋势,一方面是因为做系统集成,利润更高,即便自己没有产品也可以采购;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大,必然要求设备厂商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某自动化业内人士称。
 
  不过,这一变化绝不仅仅只出现在装备制造业。曾在东莞某高尔夫球车公司担任外贸经理、现为汇富集团外贸专家的汪勇对记者讲过他的经历:一次,东南亚一家五星级连锁酒店在越南开店,发出了128辆高尔夫球车、观光车的全球招标,该公司凭借一份40多张演讲PPT中标,并成为该公司全球供应商。秘诀在于:他只用了3张来介绍产品,其他部分都是讲如何提供一揽子的服务方案,按照他的方案,客户根本用不着采购如此多的球车。
 
  之后,光酒店工地汪勇就去了8次,测量坡度、转弯半径甚至餐盘大小。“做外贸不单单是卖产品,在越来越注重综合服务的今天,做外贸更需要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服务。”汪勇这样总结。(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神东煤炭“一网一站”通讯技术成功应用
下一篇:易通贷:用户粘性是投资人选择P2P平台新指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