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贾蔼力2009年作品以1180万港元高价成交

  贾蔼力2009年作品以1180万港元高价成交
 
  今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贾蔼力一幅2009年的作品以1180万港元高价成交,成为今年“7080后”的最高成交价。
 
  12月过半,意味着今年的艺术市场秋拍进入尾声。价升价落都不是关键,70后、80后艺术家作品屡拍出高价,被看作最大的亮点:当代艺术青黄相接期出现。在这波仍持怀疑态度的艺术行情上,机会可能转瞬即逝。
 
  70后、80后画家空间大
 
  在广州一所大学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曾老师,了解到东莞书画艺术市场活跃后,多次向本报记者表示,希望有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展要第一时间告诉他。他时不时到各地不同的美术馆看展,发现有合适的青年作品,特别是80后作品,会毫不犹豫出手。
 
 
  其实,像曾老师这样喜欢在艺术市场“打新股”的人不少,他们看中的就是70后、80后画家作品的升值潜力——大师作品无天价不成交,而青年作品蕴藏升值空间,会引起资本和市场的关注。
 
  对这种观点最直接的回应是,70后、80后的作品是今年拍卖市场亮点。据不完全统计,保利的新锐画家专场,实现了100%成交,匡时的70后作品的最高单价提高到了200万元。“70、80后板块已经热起来了。”
 
  另一方面,70后、80后的前辈,名家作品长期处于1000万到1亿元的价格区间,同样让一般的玩家、藏家止步。有分析认为,当代艺术市场100万到1000万元价格区间的艺术品一度“真空”。千万级别财富的人,则可在这个区间赏玩作品。
 
  投资“7080后”潜力股
 
  “这种现象很好,说明投资书画不会断层。”在东莞收藏家协会分析人士看来,70、80后画家作品的上升,意味着青黄相接期的出现。不过,该人士说,收藏投资新生代画家作品更考究功力,也要理性。
 
  曾老师告诉记者,70后、80后画家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人的作品可能不会有太大升值空间,收藏投资时要了解画家的背景,没有艺术成就空间的画家作品升值潜力就会小很多。
 
  那么,普通书画收藏者,究竟该如何投资“青黄相接”时的作品呢?
 
  有收藏界专家建议,普通收藏者可以从当前有名气的70后、80后画家作品着手,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收藏风格的作品,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考虑作品本身的增值空间。
 
  显然,收藏的70后、80后作品,会跟随他们的艺术成就而成熟,知名度会越来越高,从而作品就有很高的升值可能性。一位收藏人士说,“收藏有不错艺术成就、作品在市场上表现不俗的70后、80后作品,升值空间基本可以预期。”
 
  70后、80后艺术作品的潜力,并非当前“青黄相接”下的机遇,而是一种市场对这些作品的认可和追捧。在香港、北京两地拍卖季进入收尾阶段时,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0后、80后艺术家为代表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在秋拍上表现疯狂,在70后、80后艺术家2014成交前10名当中,有8人创下了个人二级市场成交的秋拍新纪录。秋拍作为书画收藏投资的风向标,70后、80后艺术市场在其中的火爆,很可能加强这股投资风暴。(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开合箱盒文化博物馆开馆 馆内藏有200多件精美盒子
下一篇:洪培琪:我已经和环保与健康事业捆绑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