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5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实现100%转化
东莞5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实现100%转化
自东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以来,作为7个问题特别突出村(社区)党组织之一,石龙镇王屋洲村在挂点领导、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的指导下,加强班子建设,规范运作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提速增效,有效解决了民生问题。今年前9个月,村组两级总收入达1088万元,同比增长7.5%。同时,王屋洲村更妥善处理了5个民生突出难题,赢得了村民赞誉。王屋洲村是东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东莞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列入“书记项目”,并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落实挂点领导,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一村一策,明确整顿方案,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截至目前,5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实现100%转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村一策领导挂点狠抓整改落实
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是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要求。东莞共排查出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59个。其中,对7个问题特别突出村(社区)党组织,分别由7名市委常委挂点整顿,5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由各镇街党政正职领导挂点整顿。据统计,整顿工作以来,市镇挂点领导到点指导达408次,有效推动整顿工作落到实处。
一村(社区)一策是东莞在开展整顿工作中总结的一剂“良方”。对照台账中排查的存在问题,相关负责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整顿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办法,切实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东莞选派工作组驻村整顿,形成多方联动、协同共治的工作合力。全市共派出473人组建工作组,指导开展驻村整顿工作862次,召开整治工作座谈会436次,派驻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共118人。
为落实整顿责任,东莞更突出检查督导。市委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镇街组织办通过明察暗访、督查督办、座谈交流、定期通报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整顿工作情况,注重在关键环节、重要步骤上加强督导把关,传导压力。
此外,东莞突出制度建设,及时对已有制度措施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359项,带动村(社区)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的全面发展。
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服务水平。今年7至8月,东莞先后举办了4期农村党组织书记学习论坛,邀请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东莞市委书记等4名党建及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为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授课,不断开展专题培训,并继续实施“两委”干部学历提升工程。
为巩固整顿成果,市委组织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和2014年市重点工作督导考评,组织对5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全面进行“回头看”式的自查,日前,市委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分别带工作组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抽查暗访。
100%转化基层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7个问题突出村(社区)和5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实现100%转化,农村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具体表现在三大方面。
首先是基层干部队伍党性修养、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指导王屋村整顿中,徐建华强调,抓好班子自身的建设,就抓住了整顿的关键。在其指导下,王屋洲村把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了“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规范,让村民代表以及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党工委、村委会的工作情况,提高村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其次是基层农村社会秩序、生产生活风气进一步好转。如厚街镇珊美社区建立了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辖区内1460栋出租屋、1454间“三小”场所建立二维码电子档案,实现出租屋和“三小”场所全建档、全监管,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
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服务群众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虎门镇博涌社区工作组协调镇相关部门参与整顿,如针对群众提出的出行难问题,工作组积极与交通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开通相关公交线路;针对群众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在二楼,老人和病人上下楼梯不方便的问题,工作组协同社区干部积极与商户协商,使卫生服务站顺利搬迁至一楼,大大方便了群众就诊。
通过整顿,全市5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共排查出问题222个,制定整改措施398项,解决热点矛盾问题268个,完善设施建设119项,取得了较明显的整顿成效。
四个结合把问题村整顿成示范村
下一步,东莞将按照“年年排查、年年整顿、年年见效”的要求,积极探索完善经常性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机制,重点把握好“四个结合”。
首先,东莞将实现突出重点整顿与全面晋位升级相结合,在集中力量抓好问题突出村级组织整顿的同时,也会注重对其他村(社区)进行全面排查研判,从经济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准薄弱环节,落实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其次,东莞将实现注重外力帮扶与激发内在动力相结合。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充分挖掘问题村的潜在优势,加强内部综合治理,激发内在动力。特别是从班子建设、制度建设、资源利用、资产管理等方面,帮助问题村练好内功,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东莞将实现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最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保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东莞将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规范运作上下工夫,建立起化解问题矛盾的长效机制,努力把问题特别突出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成示范村。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一核心、两联席、三统筹、四公开、五监督”村级运行机制。
东莞还将实现加强队伍建设与强化激励保障相结合。班子是基层的核心,东莞将按照“五强书记建设工程”要求,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治理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干部队伍。同时,对基层干部真情关怀、真心关爱,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激励保障措施,为基层干部推动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和有力保障。(记者 段思午)(来源:南方网)
下一篇:2015年1月起东莞将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