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间资本拟设立民营银行
东莞民间资本拟设立民营银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4日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电脑回车键,完成了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首笔放贷业务。民营银行已经启航,对于民间资本雄厚、中小微企业众多的东莞来说,设立民营银行将带来极大利好。
记者昨日获悉,由市工商联(总商会)调研课题组执笔的《东莞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研究》(下称《研究》)已出炉。《研究》认为,东莞已经具有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的条件,建议在市级层面可牵头组织商协会、民间资本力量和有关机构研究设立民营银行。
对此,东莞一位经济分析人士表示,此份报告标志着东莞民间资本已经在酝酿设立民营银行。
东莞设立民营银行条件已具备
2014年,银监会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以及天津金城银行首批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标志着非公经济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首批民营银行试点,让东莞的民间资本看到了新投资方向。《研究》认为,民间资本雄厚,资本供给充足;市场主体逾60万户,对融资需求非常大,东莞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民间资本具有进入金融业,包括设立民营银行的条件。
《研究》提出,为优化民间金融业的空间发展格局,在市级层面可牵头组织商协会、民间资本力量和有关机构研究设立民营银行,可以南城为基地,联合现有银行机构和民间资本筹划建立新的民营银行。
对此,东莞理工学院珠三角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莫安达教授认为,东莞设立民营银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东莞产业现实迫切需要这类金融机构,“东莞中小企业有很多,往往因自身现实条件等因素难以从大型银行融资。”
而民营银行产权结构就是以非公经济成分为主,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中,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大多来自民营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莫安达说,东莞中小微企业在现实情况下,将来也一定会很多来自于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这对产业发展帮助很大。
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已成气候
东莞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有两条路径:资本的进入和机构的进入。目前采取资本进入方式的东莞金融机构,主要是东莞银行和东莞农商行。而机构进入是东莞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的主要方式,采取该方式的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
从《研究》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东莞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已成气候:行业覆盖面较宽,投资规模较大。目前东莞民间资本参股和控股的本土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有74家,包括城商行1家(东莞银行)、农商行1家(东莞农商行)、村镇银行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40家,信托1家(东莞信托)、典当行27家。
记者梳理《研究》数据发现,截至2014年6月,在东莞银行的注册资本中,民间资本占比达到了54.85%,累计发放贷款额321.1亿元。全市已有的4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一共有6亿元。其中,东莞长安村镇银行注册资本3亿元,东莞厚街华业村镇银行注册资本1亿元,大朗东盈村镇银行注册资本1亿元,常平新华村镇银行注册资本1亿元,民间资本均在总股本中占据较大比例。
而在融资担保、小贷公司中,民间资本更是占据绝对比重。截至2013年12月,东莞正常营业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法人机构有40家,分支机构1家,注册资本共63亿元,民间资本占比达97%。获准设立的17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合计23亿元,民间资本占小额贷款行业注册资本的比重达96.1%。
民资投资金融机构可借商会力量
《研究》认为,尽管东莞民间资本已经进入本土74家金融机构,但是总体上,进入民间金融领域的民间资本还不算多。
《研究》指出,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金融参与意识不足,存在投资惯性,金融从业经验不足,金融知识匮乏。多数加工制造业起家的民营企业家更倾向于投资传统实体经济,对投资风险更高、与制造业相去甚远的金融业投资持保守态度。二是传统观念使得民间资本设立的金融机构信誉度在业内普遍偏低,制约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此外,东莞民间资本相对分散的资本结构,也在严重制约进入民间金融机构。
《研究》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莞各类商会协会成为最有可能整合金融资本的民间机构。“商会协会企业的资本实力不断加强,使得大多数民企对进军金融业充满憧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梁应昌认为,商会协会资本进入金融机构,在市场效率、经营机制、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等都有一定优势。此外,商会、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间组织,还集“充分信息的掌握者”、“集体行动的组织者”、“企业的代言人”、“市场的调停人”等优势于一身。(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2014年东莞确认见义勇为73宗见义勇为市民138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