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启动下桥河片区内涝整治工程建设
年内启动下桥河片区内涝整治工程建设
汛期将至,东莞防汛准备情况如何?日前,省政府工作组来到东莞督察汛前防汛安全准备情况。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抓好三防工作,确保在三防工作中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在内涝“黑点”整治方面,市水务局力争今年内启动东城下桥河片区内涝整治工程的建设,从而全面有效缓解该片区的内涝压力,目前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稿已上报市发改局审批,并列入2015年市政府主要工作事项。
确保三防工作不发生群死群伤
省政府工作组按照“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要求,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前往东莞大堤常平段检查了水毁项目的修复情况、前往塘厦镇检查水利工程及备汛情况、前往沙田镇先锋渔港检查防台风准备情况、前往东城板桥排涝站检查城市排涝设施运行管理情况。
与此同时,省政府督察组还前往塘厦镇三防办、林村社区检查了基层三防办事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入了解基层三防预案的制订和三防责任制落实情况。前往塘厦镇第一小学检查防汛防风“三个对接”以及防灾避险宣传教育的落实情况。
省政府工作组组长、省住房与建设厅副厅长杜挺对东莞年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东莞各级三防机构健全,落实了相关的三防责任制,各项应急预案完备、可操作性强,隐患整改及时到位,希望东莞加强基层三防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三防预警预报机制,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科学防灾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市三防指挥部正在开展汛前防汛安全检查工作,对全市三防责任落实、组织机构管理、预案方案、防汛物资、救援抢险队伍、水利防洪工作安全隐患、河(渠)库面源垃圾清理、各种危险源排查、应急备用供电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争取在大暴雨来临时,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尽最大能力减免洪涝灾害损失。
记者还从水务局了解到,今年在确保防洪安全方面,将进一步加强防洪安全工程建设,完善江海堤防体系,建立健全基层三防组织、三防预案,不断提高三防应急管理能力,强化三防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公众避险自救能力,确保在三防工作中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市水务局表示,2015年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三防指挥中心建设,确保春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强化基层三防,加快三防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指导长安等镇加快推进基层三防体系试点镇建设。三是夯实三防工程支撑。加快水毁工程的全面修复和度汛隐患工程整改,继续推进石马河河道清障。
市区东纵路等内涝黑点将改善
2014年,东莞市区23个内涝点首次向公众公开发布。这些内涝点主要集中在下桥河片区、新开河片区、市桥河片区。
汛期即将来临,这些内涝点整治情况如何呢?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系统解决东莞市区23个内涝点的易涝积水问题,水务局已组织编制完成《东莞市市区排水专项规划》并得到市政府的批复。市水务局排水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市区内涝点的内涝成因较复杂,要彻底解决需要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对原有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大范围更新改造,施工难度很大。因此,规划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对市区4个街道的排水系统工程进行规划建设,近期主要对内涝成因相对简单,影响较大,改造相对容易,改造后效果明显的内涝点进行应急整治。
其中,内涝“黑点”整治方面,力争今年内启动东城下桥河片区内涝整治工程的建设,从而全面有效缓解该片区的内涝压力。
目前,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新开河系统)北侧分流工程已基本全部完工,莞城人民公园东门泵站已投入使用,预计位于新开河系统的东纵路、兴贤街和罗沙市场等3个内涝黑点的内涝状况将大大改善。按照内涝点整治实行属地街道负责实施,市水务局进行统筹协调和技术指导的原则,市区内涝整治工作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
除了工程措施,市水务局也发文要求各街道进一步提高内涝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一是要求各街道认真做好排水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安排足额的维护经费和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保证有关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求各街道编制符合实际的《内涝应急管理工作细则》,针对各个内涝点推行“一纸式预案”,明确内涝应急各阶段的负责人及内涝应急处置各阶段的任务分工。三是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隐患排查,督促各街道重视排涝应急管理工作。
各镇开展排水专项规划编报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大市区4个街道由市水务局统一负责编制排水专项规划外,全市30个镇(园区)都开展了排水专项规划的编报工作,根据最新统计,该工作进展情况如下:市区(含四个街道)、洪梅镇、厚街镇、塘厦、凤岗、生态园、横沥等17个镇街(园区)已基本完成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专家评审和报批工作;桥头镇、东坑镇等9个镇已完成了排水专项规划的初稿,正在征求镇有关部门意见,结合部门意见完善后就可组织专家评审,争取在6月份前完成报批工作;清溪、樟木头、常平、中堂和望牛墩等5个镇编制进度较慢,目前仍处于编制当中。
为加快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系统科学地指导内涝整治工程建设,市水务局已将该项工作列入2015年市政府主要工作事项中进一步加强内涝整治工作,计划下一步将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到进度偏慢的6个镇进行督导。已完成的各镇排水专项规划,都包含了内涝点整治的章节内容、低洼易涝点的排查及相应的规划整治方案,例如塘厦镇排水专项规划有6个易涝点的调查和整治方案,凤岗镇排水专项规划有6个易涝点的调查和整治方案。
■部分内涝黑点整治情况
南城雅园桥下穿路
整治工作:一是在雅园下穿路两端设置截水沟及环城路雅园村路段新建截排水沟,减少雅园桥底的汇水量;二是对原有排水泵房和进、出水管渠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排站的进水和出水能力;三是更换原有不适用的排水泵,重新安装3台总抽排规模达到1.4m3/s的自动排水泵。
上述整治工程措施已于2015年年初基本完成,目前泵站已投入使用,预计将大大缓解雅园桥的内涝积水。
东城下桥河片区
整治工作:对下桥河系统主山小堂坣至下桥莞龙路段1.1公里河涌进行清淤疏通,增大河涌过流能力。根据水果市场片区的地形地貌特点,选取两处地势相对低洼的汇水区开设两个大型泄水井口与现有排水管渠相连。对于渠道两边岸墙有凸出和塌方的部分进行拆除重建,尽量扩大渠道的排水断面。
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稿已上报市发改局审批,市水务局已将该项目工作列入2015年市政府主要工作事项,力争今年内启动东城下桥河片区内涝整治工程的建设,从而全面有效缓解该片区的内涝压力。
莞城市桥河片区
整治工作:对水力条件较差的原泵站出水池结构进行改建,改善泵站的出水条件,解决排站出水不畅、泵站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市桥河上游新芬路处新增一节制闸,利用市桥河上游渠道的蓄水能力对暴雨洪水进行错峰调度,减小下游渠道的洪峰流量。(记者/靳延明)
■相关
水务工程探索PPP合作模式
3月30日,东莞市水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及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召开水务工程建设PPP模式研讨会,市财政局局长罗军文在会上表示,接下来市财政局将进一步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以及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快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PPP模式合作方案。
研讨会上,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员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几种模式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市水务局局长袁丽群全面介绍了东莞城市供水、防洪排涝以及污水管网三大方面的投资规模以及建设计划等情况。可以预见,会议将促进东莞水务项目开展PPP融资项目的开展进度。
业内人士指出,PPP模式与水务工程挂钩并非偶然。近年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行业的PPP(政企合作)近期不断有政策出台,城市水务行业成为此轮PPP潮中的一个热点。2014年,东莞水务局就为进一步优化投融资模式,在组建治污银团的基础上,提请市政府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开展PPP融资试点,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拓宽了水务融资渠道。
罗军文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在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方面,东莞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PPP等融资新模式的研究,为东莞重大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东莞像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网、水厂的搭建)、长安新区的建设,都在探索PPP等融资新模式。
他说,所谓PPP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融资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小的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记者 靳延明)(来源:南方网)
下一篇:东莞黄江将新投放50辆出租车现聘100名的士司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