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如何激活民间资本这潭“死水”

  如何激活民间资本这潭“死水”
 
  2007年,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用50万元启动资金创办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公司已经被风投估值数亿元。该公司的整体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全国首屈一指,拓斯达更被评为东莞第七批上市后备企业,被全球权威商业杂志《福布斯》评选为“2014福布斯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百强”第30强。上2014福布斯榜单的企业,广东只有两三家。
 
  2008年,东莞本土企业广东光大集团投资2亿元,与北京大学共同成立了东莞中镓半导体公司,去年开始盈利数百万元,而此前广东光大集团投资10亿元成立的广州聚晖高新科技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家居智能化公司。
 
  但是,和上述企业不同,更多的东莞民间资本还在观望。如何激活民间资本这潭“死水”,引导它们投入科技创新、成为科技资本,成了东莞主政者面对的一道考题。
 
  1
 
  传统投资渠道受挫
 
  资本缺乏投资出路
 
  东莞的民间资本三分之二投资在了酒店和房地产行业,但是近年来,这两大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不景气因素的影响,东莞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受挫。
 
  东莞一直被誉为“广东金融绿洲”。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东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66.85亿元,增长9.0%。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129家,其中银行类机构37家(含1家代表处),保险类机构52家,证券期货类机构40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069.92亿元,比年初增长5.1%。
 
  此外,到去年年底,东莞市共有民营登记注册户数55万户;民营固定资产占全市的比重为68%;民营登记注册资金3208亿元。东莞市经信局曾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称,东莞的民间资本三分之二投资在了酒店和房地产行业,但是近年来,这两大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不景气因素的影响,东莞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受挫。
 
  以酒店业为例,据东莞市饭店酒店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东莞星级饭店近百家,在广东省107家五星级饭店中,东莞约占五分之一,是全国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地级市。但是,自去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酒店生意开始下滑。今年3月,东莞长安镇的五星级酒店莲花山庄因生意惨淡,被爆出向“农家乐”转型,将酒店内的空地开辟成菜地向市民出租。莲花山庄的情况决非个案,行业调查显示,东莞多数酒店经营不如人意,正在亏损或在亏损边缘游走。
 
  房地产方面,由于受调控因素的影响,东莞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在下降。东莞市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去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88.06亿元,增长18.2%,但是2013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30%。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自去年底以来的股市火爆,东莞的民间资金又开始大量涌入股市。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东莞的证券交易量同比增长了一倍。但是,有分析人士表示,股票市场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
 
  房地产和酒店业不景气,股票风险在加大,庞大的东莞民间资本该何去何从?万江一酒店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投资是有风险的,现在全国的经济在下行,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渠道,钱还是放在银行里保险。对此,银行界的人士向记者坦言,投资渠道过窄是东莞民间资本遇到一个难题。
 
  一边是民间资本躺在银行睡觉,一边是科技企业缺乏资金,如何才能将民间资本转变为科技资本呢?
 
  2
 
  单个项目投入10亿元
 
  一批莞商投资科技创新
 
  目前,与拓斯达建立并保持稳定联系的大中型客户有3000多家,主要用户包括ITT、捷普绿点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国航天、正崴、美的、海尔、TCL、格兰仕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可喜的是,东莞已经有部分民间资本开始向科技资本转变。
 
  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信息存储、照明显示、电力电子以及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东莞的中镓半导体公司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中镓半导体公司的董事长叫陈健民,在东莞,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提起他的父亲——广东光大集团的董事长陈润光,可能不知道的人就很少了。中镓半导体公司是由广东光大集团投资2亿元,北京大学以专利折价格1000万元共同成立的。
 
  中镓半导体公司成立于2008年,当时正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东莞的企业纷纷采取防守的经营策略,光大的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充满冒险的色彩。而这一项目背后的操盘手就是陈健民。当时,他刚留学归来2年。
 
  “当时在珠三角的LED企业很多,但主攻产业链前端技术的企业并不多,氮化镓衬底材料以及相关技术开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陈健民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即使这样,当时的这项投资还是冒了不小的风险。
 
  中镓半导体公司成立后,成为当时国内首家专注于新型氮化镓衬底材料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填补了我国氮化镓半导体衬底行业的空白。为了提高二次创业的成功率,陈健民2010年初引进北大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为首的9人组成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这也是东莞引进的首个创新科研团队。
 
  中镓半导体公司项目管理中心经理刘凤仪告诉记者:“经过数年投入,中镓半导体公司2014年已开始盈利,有数百万元。”刘凤仪透露:“中镓半导体公司并不是光大投资的第一个高科技项目,在中镓半导体之前,光大还投资10亿元,成立了广州聚晖高新科技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是中国最大的家居智能化公司。这两家公司背后的操盘手都是陈健民。”
 
  中镓半导体公司并不是东莞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项目的个案。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个典型案例。早在2007年,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用5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立了拓斯达,2008年就遇上全球金融危机。然而,在一个人口红利正在走下坡路、人力成本逐渐上升的时代,一个技术变革即将来临的时代,吴丰礼瞄准了自动化行业。
 
  吴丰礼喜欢把自己比喻成客户的IE工程师和工艺分析师,他认为自动化方案是人力、机器、材料、空间、物流的合理组合,机器人能否推广起来,机器换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自动化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
 
  为了更多地帮助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4.0革命,拓斯达引进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韩国、加拿大的资深工程师团队,成立技术委员会,不断优化人、机、料、空间、环境、物流、企业形象、工艺流程,把劳动者从简单、重复、不安全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去,让每个人实现生活的理想就是过理想的生活。
 
  目前,与拓斯达建立并保持稳定联系的大中型客户有3000多家,主要用户包括ITT、捷普绿点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国航天、正崴、美的、海尔、TCL、格兰仕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世界莞商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莞民间资本投向科技的具体数量不好统计,但是除了陈健民和吴丰礼外,莞商联合会还有一批企业,也正趁着技术革命的春风,迅速成长。
 
  3
 
  民间资本顾虑重重
 
  害怕承担投资风险
 
  要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实体经济发展,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机遇,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培育一批民营实业家,实现东莞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认为,东莞政府既要稳增长,又要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那就要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用较少的财政资金、土地资源撬动更多社会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去年视察加博会时,曾要求东莞要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实体经济发展,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机遇,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培育一批民营实业家,实现东莞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其实,早在去年初,东莞市政府以“1号文”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去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制定扶持民间资本进入制造业的政策体系。在东莞提出的“民营资本发展实体经济”行动计划方面明确要“出台加快民营企业投资实体经济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植根性”。
 
  那么,东莞民间资本转为科技资本的难点在哪里呢?
 
  有分析人士认为,跨行业是阻挠这种变化发生的最大难题。虽作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东莞的民资却很少在制造业驻足,而是涌向了投资周期相对较短、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的房地产、酒店等第三产业,并没有参与到产业分工中去。这是造成东莞民间资本难以跨行业进入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
 
  东莞仁器电器董事长刘中海以做代工起家,在给代工厂留足运转的资金后,他将银行贷款和代工厂剩余的资金全部投进了智能家居的研发。但是他发现此前做代工的一套,在做智能家居时完全行不通。刘中海说,有太多难题,融资、管理、推广都要亲自管,还要经常跟一些高新技术行业人士交流以获得灵感。跟做代工时期的简单接单不同,从智能家居后,他就像经历了一次“换脑”一样。刘中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甚至想把现在研发的产品卖给别人,自己重新给新产品做代工。
 
  在东莞从事饰品制造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人合伙投资设厂,虽然刚开始赚了一些钱,但是近年来,人力成本开始增加,利润下降,工厂举步维艰。现在国家开始提倡科技创新,从省里到东莞,都强调科技创新,他也想将积累的资金投资科技企业,可是受制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并不知道怎么做高技术企业,也不知道如何通过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来赚钱。贸然投入一个新的行业,风险太大。
 
  这也是东莞大部分民间富豪对将资金转向科技创新的看法——风险太大。以陈健民为例,他的多次投资经历也并非一路坦途。他2011年至2012年投资的广州市集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普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两个项目都遭遇创业剧痛,甚至项目停顿。
 
  另一方面,东莞也缺乏将民间资本转化为科技资本的载体。专业从事股权众筹融资的松山湖国富相关负责人陈曦说:“一方面东莞的民间资金非常雄厚,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要寻找出路。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没有能力对企业做详细的调查,不能对企业的发展风险做好把控,在签订投资协议时也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一般投资者对于直接投资企业的风险还是较大的。他们缺少一个连接企业和资本的平台。”
 
  陈曦告诉记者,投资企业并不是投入金钱便可,而是需要详实的分析和评估,以及为企业定制后期的运营计划,个人投资者并不具备专业的储备知识和技能,因此,个人投资者不敢贸然而动,这让巨额的民间财富积压。
 
  对此,东莞政府部门虽有认识,但是也很无奈。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东莞市成也广、深,败也广、深,尤其是科技服务业,广州和深圳的虹吸效应太明显,东莞很难吸引到好的科技服务企业。
 
  4
 
  加强对莞商培训
 
  多渠道促进投入
 
  政府除了发动民间资本外,科技企业和项目也需要更主动地出击,寻找投资。
 
  消除了顾虑后的东莞民间资本是否就敢于投入科技创新呢?投入后是否就带来良好的效果呢?
 
  林江认为,在民间资本有了意愿进入科技创新后,政府还要加强对莞商的培训,应打造好的机制和平台吸引民资进入。
 
  对此,世界莞商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省市推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东莞有一些企业家在投资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对于其他的企业,世界莞商联合会主要通过搭建平台,请名师来开讲,走出去学习等方式,增进企业家的学习力和向上力。
 
  据了解,世界莞商联合会不久前就开展以“跨界思维,跨界学习”为主题的青年莞商活动,东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梁应昌,会长莫浩棠,与陈健民、何志鹏等30多名青年莞商,前往深圳考察学习,学习金融、互联网、实业三大领域。
 
  其中,在深圳福田中心区的深圳证券交易所,青年莞商饶有兴趣地参与试玩了模拟上市过程,亲身体验了企业上市敲钟的乐趣,并感受企业上市挂牌、交易流程。来到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考察,了解上市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流程,灵活利用资本市场和融资渠道。参观了南山区高新科技园的腾讯总部大厦,真切感受互联网变革和发展的力量,丰富了互联网的知识,激发互联网化发展的思维。
 
  除了对莞商进行必要的培训,拓宽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投资渠道也至关重要。一位东莞本土的房地产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响应政府的号召,将钱投入科技创新不是不可以,但是政府应该帮我们降低风险,政府可以领投,我们可以跟投。”此外,选择众筹性质的风投平台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式。有专家指出,对于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来说,钱可能并不是最缺的。最缺的是创业经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而这些,一般的民间资本是不具备的,这个时候风投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以国富为例,对于投资的项目,国富通过对接券商、政府资源、行业资源、专业机构辅导等优势资源,构筑完善的企业融资生态系统;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推动企业的上市(或挂牌)之路,同时确保了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民间资本进入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后,如何和企业管理层沟通的问题。陈健民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镓半导体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对于高新科技产业,他曾经遭遇开会时对专家所说的专业术语几乎不懂,因而他更加确立了专业的人去管理和运营专业项目的理念。
 
  刘凤仪向记者坦承,尊重专业人士是中镓半导体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她向记者透露,很多时候北大的专家提出需要购买什么新的设备时,老板陈健民都是照准。
 
  有专家提出,政府除了发动民间资本外,科技企业和项目也需要更主动地出击,寻找投资。东莞的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土壤非常丰富,不过企业家更愿意埋头苦干,冲业绩完成销售,并没有对资本市场有完整的了解和认识,更加不知道如何利用资本市场。
 
  ■记者手记
 
  要想让民间资本投入创新
 
  政府应在消除顾虑上下功夫
 
  科技创新需要投入,而这个投入不能只依靠政府。东莞要想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目标,增加投入来源是必须要迈过的门槛。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东莞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超9000亿元。一边是庞大的资金躺在银行睡大觉,一边是庞大的科技缺乏资金。如何激活东莞民间资本这潭“死水”,引导它们投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架战车上来,成为摆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面前的新命题。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认为,资本都有逐利性,如何让东莞的民间资本相信将钱投入到科技创新上是能赚钱的就成了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做生意,做熟不做生应该是所有商人信奉的一个守则。东莞的企业家一直以低调出名,其实低调往往蕴含着保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从事房地产、酒店业的企业家对科技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投资机会往往不感兴趣。问其原因,均表示不熟,而且不知道怎么做。
 
  如何消除他们这些顾虑,就需要政府的力量了。首先可以树立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大家相信科技创新是可以赚到钱的,而且赚的钱不比房地产、酒店业等方面少。比如广东光大集团、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都是投资高科技行业赚到钱,企业得到发展的典型案列。
 
  其次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一位风险投资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土的民营企业家不熟悉高科技领域不要紧,可以请风投、小贷等公司帮忙,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士帮助打理。比如位于松山湖的国富,就是发现符合投资要求的科技项目后,在民间实行众筹,筹到钱后,代出资人行使权力,管理投资,效果非常不错。
 
  最后是政府可以改变财政的投入方式,让财政资金的投入更加显著。林江认为,比如东莞市政府可以采取设立引导基金的方式,带领民资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目前,东莞市政府已经带头出资设立了多家高科技企业投资基金,但是这还不够,还应该扩大规模。(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东莞“苏迪曼杯”期间 卫生监督员每日到场保障
下一篇:东莞有望成广东全省首批获得立法权城市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