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杯揭幕日恰逢母亲节 组委会赠送康乃馨
苏杯揭幕日恰逢母亲节 组委会赠送康乃馨
昨日,东莞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正式揭幕,恰逢国际母亲节,苏杯赛场的众多教练员、选手、媒体工作者或是工作人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母亲或者自己,献上了最珍贵的礼物。
以色列最强“母子档”继续征战
体育世界不乏父子档、兄弟档,国际羽坛也有一对赫赫有名的“母子档”,那便是以色列选手斯维特拉娜和儿子米沙。这次东莞苏迪曼杯,这对母子再度携手而来,但不同的是斯维特拉娜没有上场,而是以教练员身份出席。以色列队首轮顺利过关,赛后队员们心情大好,当记者叫住斯维特拉娜时,米沙迅速走到母亲身边,为母亲做起了临时翻译。
“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然后才是母亲节。”米沙笑着说:“母亲节每天都是,妈妈的生日只有这一天。”听闻此言,斯维特拉娜默契地接过儿子的话:“今天球队取得很好的表现,这就是他们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今年26岁的米沙,从17岁便跟随母亲搭档混双,世锦赛、奥运会、苏迪曼杯等国际大赛从不缺席,早已成就了一段佳话。“妈妈现在年纪大了,所以没有上场,可是每次只要看到她的眼睛,我就能更有动力,就像小时候一样。”米沙向记者透露,尽管现在两人由搭档变为教练与队员,可他们更像是朋友,无论场上场下,羽毛球都是他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挚爱。”
斯维特拉娜原籍俄罗斯,最好成绩曾获得过欧锦赛女单铜牌,后来跟随自己的丈夫兼教练移民以色列。由于当地打羽毛球的人很少,因此她从米沙刚学会走路起,就培养儿子走向羽毛球之路。
如今米沙已经成为以色列队的头号人物,昨日他在男单和混双接连亮相,并且两战全胜。“是的,我希望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坚韧、顽强,有机会也会选择做教练,为以色列培养更多的羽毛球运动员。”
组委会赠送康乃馨感动女记者
如果说有什么职业最能体现“男女平等”,那女记者绝对排得上号。都说女记者是“女汉子”,选择了这个职业,在家中相夫教子很多时候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回家的路永远是她们最暖心的旅途。
苏杯赛场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女记者,当中也有许多母亲。长发披肩、面容娟秀的李潇元和本报记者在媒体休息间偶遇,听闻大伙都在谈论母亲节,来自《青岛早报》的她突然开始沉默,准备“默默”走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新晋母亲对仅有一岁半的女儿难以割舍。四月底才结束江苏世乒赛的报道工作,李潇元立马飞回青岛家中,可是呆了不到5天,东莞苏迪曼杯的报到时间又到了。
上周六来到东莞,沿途李潇元强忍眼泪,可当抵达后听到丈夫电话中传来女儿“妈妈、妈妈……”的叫喊声,她的泪水还是决堤了。“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既不是好女儿,也不是好母亲,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妈妈在带女儿。”李潇元说每次出差,自己都不敢跟女儿视频对话,只怕自己会忍不住哭泣:“我现在就是工作和生活分开,认真投入工作,就是最好的庆祝方式,母亲节也是如此。感谢组委会准备的康乃馨,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
带着妈妈看比赛,陪伴就是最好礼物
来自东坑的小玲一大家人,昨日一早就来到了市篮球中心,因为是母亲节,小玲和先生选择带着父母和儿子看场精彩的苏迪曼杯比赛,庆祝这个节日。“我和先生平时都喜欢打羽毛球,苏迪曼杯又是在家门口进行的国际大赛,肯定很难得,所以很早就决定买票带着爸妈一起来看。”小玲告诉记者,平常一家人一起外出的机会也少,所以今年母亲节这样安排:“最希望的还是陪伴在妈妈身旁,一家人出来感觉非常棒。”小玲开心地说道。
小玲对母亲的爱,也延续到了下一代身上,她9岁的儿子一到球场便拿着手机给妈妈拍起靓照。小玲告诉记者,她收到了儿子的一份大礼:“他早上一起床就跟我说‘节日快乐’,还给我煮饺子做早餐,我陪着妈妈,儿子陪着我,今天真幸福!”
工作人员抽空打电话,给妈妈道一声“节日快乐”
苏杯工作人员谭晶,昨天从早忙到晚,这段时间连轴转的密集工作状态她早已习惯,以至于都忘了昨天是母亲节。直到出门在小区里碰到邻居转送给她一束康乃馨,才意识到这个特别日子。随后她立马给身在老家的妈妈发去短信问候。
“其实还是很想给她打个电话,和她聊聊天,有段时间没见她了,心里挺想念的。”谭晶有些动情地说。不过等她忙完肯定已是接近深夜,和妈妈煲电话粥的愿望依然很难实现,“算了,等苏迪曼杯结束再跟她好好说说话,我想她能理解。”谭晶笑了。
事实上,现在谭晶自己也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今天组委会给每位妈妈都送来康乃馨,感觉非常温馨,这也是给我最好的礼物。”(记者 陈醉媛)(来源:东莞时报)
下一篇: 李宗伟:回东莞感觉像回家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