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园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开幕
“2015年可园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开幕
5月17日,可园博物馆热闹非凡,“2015年可园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可园“见”宝、箱盒文化展、传统婚礼文化展、传统乐器表演、陶吧、汉服文化体验、国际象棋现场对弈、传统工艺大家玩、可园聆“粤”等10多项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传统工艺受市民青睐
作为2015年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主会场,可园当天举行的多是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如箱盒文化展、传统婚礼文化展、传统乐器表演、陶吧、汉服文化体验、国际象棋现场对弈、传统工艺大家玩等,集知识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备受家长及孩子们的欢迎。
来到“传统工艺大家玩”的摊位,记者看到,现场共有扎灯笼、打中国结、草编等多个市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项目,每一个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你看,这个灯笼好看吗?”一位小朋友提着一个灯笼,得意地问同伴。“这些活动都挺好的,小孩子也乐于接受,寓教于乐吧。”杨女士说,周末特意带着女儿过来,小孩特兴奋,对什么都感兴趣。记者看到,不只小孩子热衷于“传统工艺大家玩”,不少家长也玩得不亦乐乎。
民营博物馆成活动一大亮点
除了众多互动活动,各类展览也是近期去可园博物馆不可错过的看点。记者获悉,目前共有三个展览正在可园博物馆展出,包括“墨海浮珠——东莞市收藏家协会藏历代名家书法作品展”、罗满生国画展和“敏求雅集--中国书画鉴赏展(第三回展)。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突出“可持续发展”主题,可园博物馆专门邀请了对口帮扶的民营博物馆参与活动,为其提供展示及互动宣传平台。当天下午,举办了民办博物馆发展专题讲座,由唯美陶瓷博物馆现身说法,以“中国建筑陶瓷与唯美陶瓷公司发展”为主题,介绍产业类博物馆发展的经验与做法。与此同时,唯美陶瓷当天还在现场举行了“陶吧”活动,让市民进行简单的陶艺制作。
此外,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市民可看到民办博物馆开合箱盒博物馆的箱盒文化展示以及婚礼博物馆的传统婚礼文化展示,各类有特色的展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绿绮台琴复制版首次亮相
当天不得不提的一大看点,就是绿绮台琴复制版的首次亮相。作为岭南四大名琴之首,绿绮台琴是最历尽沧桑和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张古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该琴曾为明武宗朱厚照所有,后为邝露所得。几经辗转,为可园主人张敬修购得,张敬修非常珍爱此琴,不仅作诗纪念,还专门修建绿绮楼藏之,并邀好友观赏,足见此琴在园主心中的地位。
据了解,张家没落后,绿绮台琴因残破不堪经修复而出售,现在此琴已流落境外,这也成为可园的一大遗憾。为了让绿绮琴再次延续其传奇与魅力,可园博物馆特意邀请东莞古琴协会会长、岭南古琴传人王可逊复制此琴。
王可逊告诉记者,为了复制一把一模一样的绿绮古琴,他特地去潮州开元镇国禅寺寻找到该寺藏经阁内一段因大修换下的门槛木,该木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然后以一比一的比例打造,光是制作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当天,绿绮台琴复制版首次公开亮相,王可逊在现场抚琴弄音,讲述绿绮台琴的历史故事,吸引不少市民聆听。(来源:东莞日报)
下一篇:爆火深圳半裸猎龙女 呼吁关注环保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