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市开展预防溺水教育活动
东莞全市开展预防溺水教育活动
目前,天气越来越热,一些游泳场所也相继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走进游泳池或一些野外游泳场所游泳。上周,市教育局下发《关于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切实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并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如何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学生不慎落水或在游泳过程中遇到抽筋等状况如何自救。昨日,记者走访长安、虎门、沙田等镇相关部门,看看他们是如何为孩子编织安全网。
动漫片教学生防溺水及逃生
据沙田镇教办主任卢先生介绍,目前,预防学生溺水已成为沙田镇一项日常性工作。今年该镇在防溺水事故工作又增设“家访”,即让老师走进学生家中,尤其是新莞人学生的家中,去做防溺水宣传。
虎门镇多所学校在每天放学前进行防溺水“六不”安全教育提醒,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长安镇要求学校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介绍防溺水以及逃生知识,如使用动漫宣传片、小册子、宣传展板等。
虎门、长安、沙田等镇还开展了溺水安全隐患点排查整治,重点针对学校附近和学生上学放学途经水域及重点水域安全防护情况等进行排查、举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三种情况易发生溺水事故
第一,游泳过程发生的溺水:学生在没有大人陪伴、缺乏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私自到不明水情的水域游泳。
第二,失足滑落发生的溺水:学生在放假时间私自到野外游玩,并在不明水情及环境的水库边、江河边、海边戏水,失足滑落水中。
第三,工地积水、深坑积水发生的溺水:学生在放假时间,私自到工地或不熟悉地形地貌的野外游玩,不慎跌入隐蔽的积水坑中。
四大溺水原因
一,缺乏监管。在东莞,新莞人子女较多,这些新莞人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对孩子放松了监管和监护,孩子的自我约束较差,判断力弱,悲剧往往就在这时发生。
二,水情不明。据东莞官方对多起学生溺水事故事后调查显示,孩子们往往最初只是在较浅水域嬉水或者游泳,再慢慢地进入深处,而他们对深处的水情一无所知,最终导致溺水悲剧发生。
三,逞强和兴奋。逞强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有一定游泳技能的大孩子身上,此外,假期是学生的“狂欢”之时,尤其是高考后的“准大学生”更是如此。
四,错误的“手拉手”救人。去年中国教育学会暑期中小学生防溺水调研数据显示:发现同伴落水后,高达30.55%的学生会选择“手拉手”救人,而“手拉手”救人是群体溺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一,如果你不习水性,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力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伸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
二,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它会产生一定的浮力,对你有很大帮助;
三,如果有人跳水相救,千万不可死死抱住救助者不放,而应尽量放松,配合救助者把自己带到岸边。(来源:广州日报)
下一篇:三行业营改增一揽子方案或7月出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