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拒不发放“高温补贴”用人单位将被严格处理

  拒不发放“高温补贴”用人单位将被严格处理
 
  【事件】
 
  近日,记者从东莞人力资源部门获悉,从6月份至10月份,用人单位应按月发放高温津贴,今年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则是每人每天6.9元。
 
  据介绍,如有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向用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投诉,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发。
 
  【声音】
 
  @an可能的可能性:很多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都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维权的成本太高,更别谈高温补贴了,劳动部门应该多到工地等地方走走,给他们多一些呵护。
 
  @淑娴_李:高温补贴的话题说了很多年,关键还是落实不到位,应该开通举报电话,对拒不发放的用人单位进行罚款,可能只有这样才有效果。
 
  【观点】
 
  再过两周就是夏至,气温也正式启动炎热模式。同样,此时关于高温补贴话题的热度也逐渐升温。根据相关法规,从本月1日开始,用人单位要开始给员工发放高温补贴。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去年7月份,东莞阳光做过一项关于“单位是否发放高温补贴”的调查,这项有147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有83.67%的调查对象表示“4个月什么都没有享受过”,有12.93%的调查对象表示有100元至两百元的补贴,1.36%的受访者称只有100元以下的补贴。
 
  近日,上述网站再次发起一项名为“你会为每天6.9元高温补贴去投诉公司吗?”的调查,结果同样令人大跌眼镜。网友们几乎一片倒的表示,“没有享受过高温补贴”或者“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有网友甚至称,“本来工资4000元,要发高温补贴,变成工资3850元,高温补贴150元,老板竟然变相扣工资。”
 
  事实上,我国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已经实施3年多时间,尽管相关部门不断督促企业发放,但效果却并不好。
 
  为何高温补贴成了“纸上福利”?原因有三:一是部分员工对高温补贴政策不了解;二是享受高温补贴的员工往往都是底层劳动者,他们难得找到一份工作,因为担心被辞退,不敢轻易向用人单位提条件;三是缺乏部门监管,用人单位对高温补贴常常是能不发就不发。
 
  因此,要让高温补贴真正落到实处,相关部门除了多到基层走走,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都能了解自己理应享受的福利政策之外,还应该打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对违规违法企业的监督队伍当中来。
 
  高温“烤”验着劳动者的体力,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政策执行力。要让在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都能享受到高温补贴这份夏日的清凉,相关部门不妨“秋后算账”,到10月份再对各企业的高温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拒不发放的用人单位应该严格处理。(记者 吴城华)(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篇:东莞横沥的16岁少女香妙婵将亮相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
下一篇:2014年东莞市空气达标天数254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