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深莞惠半小时生活圈

清溪镇委书记黄宇富接受记者采访 孙俊杰/摄
■对话
东莞市清溪镇委书记黄宇富:
记者:清溪的招商引资项目大都来自深圳。清溪如何主动对接深圳,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黄宇富:近年来,清溪正积极推进与深圳在交通、产业上的无缝对接。相比凤岗、塘厦等镇区,清溪缺乏交通优势。目前,清溪已争取由市财政投资建设10条连接高速的外联道路。从莞高速谢坑出入口至塘厦东深二路连接线、省道S358清溪段升级改造等两项工程已动工建设,其他8条道路有序推进。未来清溪将实现“连深港、通莞穗,全面融入深莞惠半小时生活圈”的目标。
在产业对接方面,清溪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产业等优势,主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积极推进与深圳的区域创新协作,争取成为深圳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辐射区,主动抢抓机遇,推动“小科技”向“大创新”转变,推动科研设施从“小孤岛”成为“大资源”,以“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同时,加强对接深圳的创新资源和研发项目,比如加强与深圳硅谷动力等科技园区的对接,主动做好加速器、孵化器建设,拓宽与深圳高校产学研合作空间,加强对深圳科技园区创新资源的吸纳及生物医药、高端电子信息战略新产业的引进。
记者:目前清溪镇在创新驱动上面临哪些挑战?清溪将如何应对?
黄宇富:当前,清溪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阶段,要实现经济增长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向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驱动转变。
目前,清溪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抓紧落实。
一是清溪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并未完全得到部门、村(居)、企业的全面认同,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仍需进一步凝聚。这需要镇委、镇政府加强动员部署和示范带动,切实提高全镇对科技创新发展的认识。
二是各类企业的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清溪的大型企业例如晶达、光宝等多为代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而中型企业怕担风险,创新魄力不够。小微企业资源有限,创新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制订扶持政策和分类指导,不断增强各类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动力。
三是创新创业的氛围环境仍需进一步营造。因有农村城市化、移民城镇等基因,清溪在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大力鼓励科研人员和草根阶段创新创业的氛围环境仍不足。这需要我们尽快出台鼓励各类创新创业的专门政策,支持组织创新创业的各类活动,加大对创新创业人员特别是外来科研人员、创业人员的人文关怀,活跃全镇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走读
从“工业立镇”走向“创新立镇”
许多人都知道“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句话。清溪镇对此感触颇深。在台式机的黄金时代,清溪镇机箱制造企业欣欣向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清溪的传统IT硬件制造企业感受到阵阵寒意。
改革开放以来,清溪一直坚持“工业立镇”。在工业4.0时代和“东莞制造2025”战略下,清溪正在努力从传统“工业立镇”走向“创新立镇”。
新企业 瞄准产业制高点
三润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广东铭利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近年来才落户清溪的创新型企业。
三润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生产多轴冲压机械人为主。公司总经理李学文说,2013年起,公司开始发力研制生产机器人,公司团队不到百人,去年产值却超过300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将达到8000万元以上。
在铭利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巨大的铸件厂房里,只有五六个工人看护设备,铝制熔铸部件全部由机器半自动化完成。公司董事长陶诚说:“清溪厂区主要为奥迪、奔驰等高端车型配套生产一体化成型部件,这是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是2014清溪镇引进的重大项目,现在考虑逐渐把公司的总部迁到清溪。”
作为精密铸件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之一,铭利达从安装机器、设备,到顺利进入批量生产,只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假如铭利达总部从深圳迁来,将为清溪带来过亿元的税收。
随着传统IT硬件产品被移动互联网设备取代,“2008年之后一段时间,清溪在产业转型方面出现了阵痛。”清溪镇委书记黄宇富说,“现在清溪招商引资重点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能够填补镇区产业发展链条空白的高新型企业。”
按照这一思路,2013年以来,清溪镇引进了21宗投资超亿元大项目,协议投资322亿元,预计年产值876亿元。这些项目大部分是高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新能源。
老企业 华丽转型成强者
在清溪镇2015年科技创新大会上,广东光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一等奖,拿到了清溪镇政府80多万元奖金。
光阵光电总经理舒伟平说:“通过科技创新,光阵公司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完成了从OEM代工生产,到ODM设计制造,再到OBM自主品牌经营的‘三级跳’。”舒伟平认为,一定要把科技创新工作聚焦在产品上,只有新产品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真正载体。
光阵光电曾是传统家电生产企业。近两年来,公司申请登记50多项专利,技术发明近20项,开发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43个。今天,公司已成功转型为生产摄像模块、微视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清溪光电通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
在光电通讯产业领域内,有很多像光阵光电一样的“老将”变“新兵”。这些企业善于用科学技术自我升华,从行业的弱者一跃成为强者。
由于转型得早,光电通讯产业也一跃成为清溪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2014年,全镇光电通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增加值54亿元,占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4%。清溪“光电通讯区域品牌”作为东莞市唯一入围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
清溪镇积极引导企业瞄准产业高地、创新发展,目前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6家,近三年来总数翻了1.6倍,专利申请1029项,同比增长27.8%,专利授权777项,增长15.8%,两项增速均居全市前列。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预支出达5.4亿元,占GDP比重2.7%,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目标任务预报完成率163.5%,排名全市第一。(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李泽湘率团队创建松山湖机器人基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