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内源型经济发展加快 民企成创新驱动生力军
“三来一补”“两头在外”“漫天星斗不见明月”……这些与东莞有关的代名词将逐步成为历史。不久前,东莞市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战略——2020年实现超千亿元企业“零突破”,百亿元企业翻一番。
4月15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赴东莞督促检查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时强调,东莞要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培育更多具备自主研发制造和自主市场营销能力的企业,从加工贸易示范区转变为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年来,东莞以民企为代表的内源型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据统计,相比2011年,2014年东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210.86%,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42%,民营进出口总额增长65.96%。
更值得一提的是,民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一批当年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正在成长为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
东莞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爱玛数控前身还只是一家小鞋厂,后来逐渐发展壮大。2002年,公司开始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皮革智能裁剪机器人,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过去手工裁切皮革,工作6年的熟手操作,皮革利用率也只能达到83%。而机器人将这一指标提高到了89%。公司总裁王国权说,东莞鞋业发达,更有优势发展这种紧贴产业需求的机器人。
此外,智能手机生产企业也正成为东莞未来内源型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东莞智能手机去年出货量超过2.3亿台,总产值超过1800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0%。华为、欧珀、步步高等8大智能手机生产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2.2%。在重视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东莞还把目光投向民营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中小微企业。
东莞提出,要加快形成民营企业梯次发展、滚动成长的格局,确保每年小微上规企业不少于300家。
未来,东莞将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联盟,大力推动发展智能制造,加强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新的增长点。
在这一过程中,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加快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将成为东莞内源型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加博会将于6月17日-20日东莞举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