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超三成社卫机构推“家庭医生

  东莞超三成社卫机构推“家庭医生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全市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40%以上”是东莞市政府2015年的民生十件实事内容之一。记者从10日公布的进度表中获悉,截至4月底,全市开展“家庭医生”的社卫机构已达34.7%。但由于一线医生人手紧缺,因此目前的重点服务对象仅限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
 
  行动不便可享上门服务
 
  “快点进来坐,又要麻烦你们了!”昨日一大早,大岭山社区卫生中心水朗卫生站站长叶燕红就带着护士,来到了75岁的黎叔家,见到熟悉的医生和护士,黎叔连忙热情招呼。黎叔的妻子、大女儿以及大儿子都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叶燕红一进屋就忙着给三位患者量血压、测血糖,并向黎叔询问他们的睡眠状况、日常行为等,然后在随访本和服务记录表上分别记下“病情稳定”、“用药同前”等信息。
 
  叶燕红是东莞众多家庭医生团队中的一个,自从大岭山镇启动家庭医生服务开始,他们就与黎叔签约,定期上门随访。“我们提供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是目前全省正在探索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强调‘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基层’。我们与辖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后,会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此外,还将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家庭护理、家庭康复指导、用药指导等服务,并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看病服务。”
 
  人手不足尚难以全覆盖
 
  据了解,叶燕红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是通过签订服务协议,按年收取服务费。据市卫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阶段的服务费是从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里划出5%设立的家庭医生式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过程中的人员经费支出和所需必要的耗材等公用经费支出等。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家庭用药指导等均属增值服务,不另外向居民个人收取服务费用。开药、打针等属于基本医疗服务部分,在莞参加社保人群,按照有关现行社保文件执行;非参保人群,费用自行负担。
 
  根据《东莞市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今年全市都要铺开家庭医生式服务,各镇街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团队不少于2个,每个团队至少为3人,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组成。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全市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40%以上”也被写入东莞市政府2015年的民生十件实事,截至4月底,全市开展“家庭医生”的社卫机构已达34.7%。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有关负责人坦言,尽管东莞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已有一定基础,但目前社卫机构一线的基层医生只有2000来人,要完成家庭医生全覆盖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辖区的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人群是工作重点,会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记者 文聪)(来源:羊城晚报)
 
上一篇:国务院已开始着手部署新一轮稳增长政策
下一篇:东莞长安镇组团到深圳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