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常平镇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常平镇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6月29日下午,常平镇在桥梓村周氏宗祠隆重举行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屋厦农会旧址和东宝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旧址揭牌仪式,这标志着该镇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涛,市委秘书长黄少文,常平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黄庆辉,镇委副书记、镇长朱默河等市镇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
 
  据了解,周氏宗祠建于明朝崇祯年间,至今有370余年历史,它沉淀了桥梓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段不平凡的历史。1927年秋,中共东莞县委建立,县委机关就设在周氏宗祠,领导全县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周氏宗祠也因此成了“红色祖屋”、“红色祖址”。与此同时,周氏宗祠还曾经是屋厦农会和东宝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的旧址,是东莞农民与发动势力作斗争,以及东莞、宝安两县工农革命的重要指挥中枢。
 
  经过该镇多个部门和桥梓村的努力,目前周氏宗祠已经修葺一新,并设立了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记者在现场看到,馆内展示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莞县委机关在周氏宗祠进行革命活动时的相关革命文物、资料等,并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供市民参观、学习,是常平镇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徐建华在参观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时指出,周氏祠堂革命旧址的揭牌,对于告慰革命前辈,教育启迪后人,弘扬光荣传统,永葆党的先进性,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热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求常平挖掘好红色文化资源,既要保护利用有效的遗产,更要注重提升深化精神的内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周氏祠堂革命旧址揭牌为契机,把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党的血脉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保护模式、开发方式和传播形式,使包括周氏祠堂革命旧址在内的宝贵的红色资源真正成为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党性教育的深入课堂,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注入强大的动力。(来源:常平广电站 )
上一篇:东莞一本科毕业生读职校学技术 回炉学习服装设计
下一篇:大岭山今年共为新莞人子女提供910个公办学位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