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首个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
东莞市首个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
7月1日,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医院医疗联合体正式揭牌,标志着东莞市第一个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从当天起,东莞市人民医院派出36名医疗护理技术骨干率先到谢岗医院执业,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迅速提高谢岗医院的人才实力。
作为打造医联体的三方,人民医院、谢岗医院期望能提升医院水平和技术,而谢岗镇政府则希望通过打造医联体,为粤海银瓶新区提供强力的医疗服务支撑。
30多名医生前往谢岗医院坐诊
从7月开始,每天早上,人民医院的30多名医生都会分别乘坐两台大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谢岗医院上班。
这36名技术骨干已分配到了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近20个科室的岗位上,与谢岗医院原有的260多名医护人员一起开展工作。
“联合体的运作坚持‘五个不变原则’,即谢岗医院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人员编制不变、供给方式不变、单位职能不变、独立法人地位不变。”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说,联合体将通过加强谢岗医院的行政管理和医疗技术培训,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帮扶、医疗分级管理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两级医疗资源共享、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人员管理方面,医联体成立之后,谢岗医院选派业务骨干到人民医院进行新技术、新技能的业务学习,人民医院将在进修安排上优先考虑,并免除其进修费、住宿费。而医联体内部人员的相互流动,不办理调动手续,医生按多点执业办理执行许可。
不少同行都对这种改革模式“充满期待”。谢岗医院一位科室资深医生称,一体化之后,该院未来在医疗环境、水平、技术、管理等方面,短时间内将得到快速全面的提升。一位镇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镇合作对人民医院来说,既可以拓展阵地,还可以促进人才流动。
粤海银瓶新区配套更完善
患者不出谢岗,就能享受到人民医院的服务和技术,这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而从谢岗政府来看,组建医疗联合体,并为此加大投入,更多的是出于粤海银瓶新区配套考虑。
对于东莞首个医联体,谢岗镇镇委书记贾贵斌认为,这对提升谢岗镇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粤海银瓶新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有了东莞市龙头医疗机构的帮扶,有利于提升谢岗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据介绍,位于谢岗镇的粤海银瓶新区面积达91.04平方公里,是一个“巨无霸”项目。依托投资600亿元的粤海项目,继松山湖、虎门港、生态园等园区之后,成为东莞创新又一区。对于拉动谢岗经济发展的这一项目,粤海银瓶新区被按照“一座城”为目标进行综合建设,而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项目。
如果按照“造城”的标准,原有的谢岗医院难以适应需求,而东部片区也没有适合的三甲医院。记者了解到,在组建医联体之前,谢岗医院在全市公立医院业务量排名较靠后。根据统计,去年谢岗医院总收入为6800万元,由于软、硬件配套跟不上,不少居民都选择去周边的医院看病。
人民医院的加入,组建医联体,谢岗的医疗水平将会有明显的提升。今年4月,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在专家评审意见中,认为银瓶创新区“医疗卫生设施完备”。
担忧
是否会成为又一个松山湖医院
医联体由人民医院、谢岗医院、谢岗镇政府作为甲乙丙三方参与建立。根据协议,医联体所有投入由人民医院与谢岗镇政府按1:1比例分摊,第一期共同出资约1.6亿元建设谢岗医院新院。
对于医联体的诞生,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金行中用“来之不易”形容。他说,医联体是经过多方协商讨论才顺利推进的,希望人民医院能将医联体当作新生儿培育。
此前,虽然各方对于合作方式进行了长时间的磋商,但是,不少人还是担忧,成立医联体,是否会重蹈东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松山湖医院)的覆辙呢?
作为面向同是大型产业园区的医疗项目,2012年,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因为资金不足,建设进度严重滞后,被取消了市重点建设项目资格。原深圳市卫生局局长、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刘家琛在松山湖的一次座谈会上曾直言不讳地说,由于患者数量的不足,松山湖办大型综合医院的定位是资源的浪费。
人民医院负责人表示,医联体的成立,更大的意义是提升谢岗医院本身的水平。他说,根据调研,谢岗医院的居民约有一半并不在本地看病,而周边的常平、桥头等镇,有1/3的患者来自于谢岗。如果谢岗本地患者不流失,那么医联体正常运行不是问题。
目前,谢岗医院新院已初具雏形,有望在明年春节前投入使用。新院床位规模为400张,并配备64排全新螺旋CT机、大型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先进系统、核磁共振(MRI)扫描仪、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以及电子鼻咽喉镜等高端医疗设备。
回应
市卫计局:
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人民医院与谢岗医院形成紧密型合作后,专家进驻谢岗医院,患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疗服务水平,首诊在谢岗;如果出现重大疾病,也可以很便捷地转诊到人民医院,较之以往,减少了患者舟车劳顿以及挂号就诊时间,患者是明显受惠的。”
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医联体建立后,也可以为粤海银瓶新区的发展提供更好配套,“粤海项目落户谢岗后,也需要更好的医疗服务能力,而人民医院医疗资源的进驻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该负责人还表示,虽然目前东莞这种医联体模式才刚刚开始,但实际上,医院之间的对口帮扶是一直存在的,“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之间会有固定的对口帮扶,专家晋升也是需要先去基层医院就诊的”。
目前,医联体在东莞属于首次试水。该局体改科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可以推广,“但是主要还是需要建立在市级医院与镇街医院有共同意愿的基础上”。
一家镇街医院负责人表示,对于某些因软硬件条件导致发展不好的医院来说,会很欢迎这种新的模式。不过,对于发展得较好的镇街医院来说,市内大型三甲医院采取这种方式拓展阵地,则是新一轮竞争的开始。
相关
东莞发布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
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
抗菌药物使用率≤60%
2015年至2017年,东莞将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近日,市卫计局制定了《东莞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拟用三年时间,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方案》,三级医院(包括三级管理医院)将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并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东莞将用三年时间改善医疗服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