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梨川大桥预计2016年5月竣工
东江梨川大桥预计2016年5月竣工
日前,东江梨川大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信息透露大桥预计明年竣工。记者梳理该大桥竣工时间,已出现了多个版本,包括2014年中、2015年底、2016年5月以及2016年中等,何时才是竣工时间,让人颇感模糊。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容发展,大桥对接市区的区域逐渐边缘化,如今竣工又一再拖延。东江梨川大桥建设,能带来怎样的机遇,值得我们深思。
竣工时间屡次延迟 信息公开不顺畅
东江梨川大桥为东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建设单位为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现更名为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大桥起点为高埗莞潢路,终点连接东江大道与红川路,全长2.294公里,主线双向6车道,工程总投资9.17亿元,是市中心城区连接高埗镇、石碣镇及北上广州的重要通道。
修建东江梨川大桥是高埗人民盼望了10多年的梦想,大桥即将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过,在大桥建设中却遇到了不少阻滞。
该项目原定于2010年底动工兴建,由于受环评、征地拆迁及工程改动等因素影响,工程延迟了半年。
2011年5月28日,大桥正式动工,宣称总投资约8亿元,建造时间为三年,即是在2014年5月竣工。
2013年4月、7月,媒体从建设部门获悉,大桥预计2014年6月投入使用。
2014年5月,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五一”小长假,工人加班加点确保工程进度,大桥已完成投资超过5.2亿元,预计2015年可建成投入使用。
2014年10月,建设部门称,累计完成投资超过6.3亿元,占总投资的68.49%,大桥预计2015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2015年7月,东江梨川大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整个项目累计已完成投资6.89亿元,占总投资的75.17%,预计2016年5月竣工。
按照规划,大桥建成后将形成市区与石碣镇、高埗镇的直接联系,起到区域内部交通枢纽的作用,并直接连通北五环快速路与广园快速路,加强与广州的联系。大桥能够减少高埗大桥和大王洲桥的交通压力,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并在开发大王洲岛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如今,大桥竣工时间处于无了期的等待。从立项到建设,再到竣工,大众无从知晓大桥建成使用还要多久,而建设单位始终未能给出答复。
东莞市政协委员梁聚峰表示,延迟建成本来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出问题不怕,但是一定要进行反思,是偏客观原因,还是偏主观原因,要研究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同时要健全信息公开等机制,将调查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大桥建设拖延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究竟遇到哪些难题?上述预计的竣工时间是否确切?建设单位东莞交通投资集团面对记者一连串的问题,并未作出回应。
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只是项目实施单位,东莞市重大项目办公室作为主管单位,向他们了解情况更为合适。”
市重大办有关负责人则说:“我们负责督导东莞市重点工程的建设,东江梨川大桥是其中一个项目,对于该项目延期的问题,无法作出回复,需要联系大桥建设单位了解情况。”
至今,上述两家单位均没作出回应。
梁聚峰表示,要有反思与调查的态度,并建立信息的公开机制。社会要转型发展,信息公开是重中之重,要立足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掩盖问题。希望通过信息的公开,推动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改革转型的发展。
竣工一再延期 难以更好地对接市区
交通是制约高埗镇以及水乡片区镇街发展的软肋,东江梨川大桥被赋予了构建快捷交通的重任。从高埗镇前往市区,往往要选择大王洲大桥或高埗大桥。从大王洲大桥通往市区,不仅距离走远了,而且不时会遇到交通拥堵。从高埗大桥通往市区,经过107国道,到达莞城或南城,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大桥竣工使用拖延,使得资源对接处于颇为被动的局面。
高埗对接大桥的一带,有较充裕的土地资源,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高埗镇在这里规划建设新城市中心,希望借此快速融入市区,获得对接市区的优势资源。而市区对接大桥的一带,是东城与莞城的接壤地带,原市人民医院总院位于此处,聚集了庞大的人流、车流,形成了区域性的商贸旺地。不远处便是运河商圈、花园新村商圈,这些商贸资源都是高埗镇希望对接的。
然而,市人民医院总院近年已搬迁,只留下门诊部。新院离市区较远,出行不便,对周边产业带动力不强,一度受到了争议。其实,原与医院一江之隔的高埗镇,是很适合建设城市配套设施的,可以承接医疗机构进驻,只可惜没遇上大桥建设的契机。
地产开发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敏感触点。在2011年初,东江梨川大桥动工的消息开始传开,开发商纷纷抓住这一卖点。像比邻高埗镇的富通天邑湾楼盘赶上了良机,借势进行宣传。只是如今业主早已入住,却未见大桥开通。
近年来,高埗一度掀起了地产开发热,吸引了新世纪地产、光大地产等知名开发商进驻。新世纪颐龙湾建设多年,但是业主们无法享受到快捷的出行,依然行走在拥堵的大王洲大桥。
梁聚峰认为,拖延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需要做的是找出问题和解决办法。要趁热打铁,做好充分的对接准备,否则会延误发展良机。政府要发挥规划建设的主动性,征求多些大众意见,使得规划尽可能完善一些。
大桥竣工使用没有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资金在区域聚集,影响投资者信心,难免让高埗镇又再失去发展机遇。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如今东莞正在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大桥建设对高埗来说或是一个发展契机。待大桥通了,高埗要做好对接工作,谋求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增长点。
如何把握大桥后发优势
■机遇
梦想是美好的,远景依然值得期待。东江梨川大桥的建设,赶上不十年前的黄金时光,不过时下把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发展,将关乎到两岸的长远发展。
尤其处于发展节点的高埗镇,如何把握机遇,增创发展优势,关乎到该镇发展能否突围而出?
推进水乡特色项目建设
目前,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在加快推进,成效逐渐凸显,高埗镇位于水乡片区,且比邻市区,优势位置突出。配合市区的整体规划,与市区主导产业形成联动与互补,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都市经济,或借力大桥建设而获得的难得机遇。
像新世纪地产、光大地产抢先进驻高埗,进行大手笔投资,项目虽然立足于高埗,但是目光放眼于全市。大桥建设为当地的房地产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为融入市区准备了条件。高埗拥有东江梨川大桥的优势,被视为对接市区发展的桥头堡。
不只是房地产,大桥也将对多个行业产生带动作用。目前,高埗镇正在打造中心涌特色片区,建设东莞北部江滨新城。项目要出成效,不仅要建得有特色,而且要聚集人气,形成消费力。高埗镇临近大桥周围分布了不少农田、厂房物业等资源,有望借力大桥开通而进行改造升级、吸引人流,将成为打造都市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商贸服务等项目的对接平台。
对接沿东江物流带
纵观大桥沿线,将资源进行整合发展,或是对接大桥后发优势的重要路径。大桥的东江沿岸集中了东城物流带、莞城“三旧”改造集中带,将是直接或潜在的发展机遇。
东城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形成大工业、大物流、大商贸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东城在加快田禾国际食品交易中心建设进度,抓紧开发利用好上桥、柏洲边、峡口等社区临东江、临运河、临莞龙路边土地,将该区域打造成全市大物流的重要区域。
高埗镇拥有发展商贸物流的良好基础及优势条件,形成了百茂物流城、莞香水果农贸市场等大型项目,如今借力东江梨川大桥构筑的平台,将实现了高埗更高起点的开发建设。
梁聚峰表示,在近几年,经济处于低谷,城市产业转型有起色以后,慢慢有所回升,大桥建成刚好处于这样的时间背景下,有两岸的沟通与对接,有东莞火车站的辐射,有沿线良好的产业基础,有望将这一片盘活,重新焕发生机。
对接沿线“三旧”改造商机
东江梨川大桥在东江大道与红川路形成汇合点,沿线不仅延伸至石碣镇、石龙镇,形成商贸物流带,而且延伸至莞城博厦、万江坝头一带,形成“三旧”改造集中带。该区域的商贸物流辐射力是显而易见的,而“三旧”改造的影响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梨川社区位于大桥边上,有密集的民宅,也有不少厂房物业,将借助路桥网络的深度覆盖,实现物业价值的挖掘与提升。梨川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正考虑将厂房进行改造升级,用作商贸、仓储等用途,使得物业资源获得更大的改造与升值空间。
梨川是沿线“三旧”改造的典型个案,莞城沿线集中了北隅、细村、西隅、博厦等旧城片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业氛围浓郁,将形成“三旧”改造的整体规划建设,也将成为莞城未来改造升级的引擎。
有了东江梨川大桥的衔接,沿线有望成为城市新崛起的发展带,形成产业联动与互补的产业集聚长廊。林江表示,大桥将促使两岸分散的资源形成合力,无论在产业上,还是在城市建设上,都会形成规划的互动、资源的共享,使得该片区获得崛起的机遇,关键要做好对接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当大桥建成了,就会大有文章可做。
大桥建设信息应及时公开
■记者手记
东江梨川大桥对高埗镇甚至东莞的交通布局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桥及时通车,既能完善东莞的路网布局,也能促进高埗镇、石碣等镇街的经济发展。因此,若大桥的通车时间屡次“爽约”,则可能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一些希望借力大桥通车而规划的建设项目,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区位、交通优势,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外通报的项目竣工时间屡屡变更,到底是相关建设部门不严肃,还是项目建设另有隐情?
作为一项关乎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大型项目,有关方面有必要公开相关信息,让市民知晓是何原因导致通车时间一改再改。同时,大桥到底什么时候通车,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时间。
信息公开,既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也有利于各经济体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工作,也才能完善、强化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大桥建设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困境
东江梨川大桥起点为高埗莞潢路,跨越高埗江城路、沿江大道后,向南延伸上跨中堂水道、大王洲岛、东莞水道、东江大道,终点顺接东江大道与红川路,全线主要包含三个大型互通立交,两座跨江大桥等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了分标建设、拆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设进度放缓。
分标段建设或影响进度
梨川大桥全长2.294公里,分为三个段标,由三家不同公司承建。
7月10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从高埗沿江大道望去,两座桥墩屹立在江中,伸展着“双臂”。桥墩之间约有30米的桥面未建成,即将成合龙的状态。工地负责人表示,大桥共有三个标段,该标段建设进度算快了,不过与完工时间还有距离。项目计划工期为30个月,本应在2014年底完成的,但是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导致了工期延误。
一座大桥分为三个标段,且由不同公司进行主导建设,是否会出现对接不畅通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期?该负责人表示,由一家公司进行统筹建设固然是好,不过像一些工程存在不同的结构,分标段建设也是正常的。虽然是分标段建设,关键需要由建设单位做好全局统筹,确保信息、进度等进行对接。
林江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好是一个承建商将项目全部承接,假如分标段建设,其中一段存在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既然分了三个标段,那么如何确保三个标段的承建商经常进行沟通的,在工程的连接方面是做到无缝对接的,建设单位需要做好统筹的角色。
拆迁难制约工程建设
大桥建设延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拆迁难成为其中一个因素。
大桥拆迁范围包括东城街道及高埗镇的沿线区域,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东城街道、高埗镇将配合大桥的拆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不过拆迁涉及的问题较多,包括赔偿金额、回迁房建设等焦点问题,需要获得上级的政策倾斜、大力支持。
高埗镇上江城周边分布了不少工厂及民宅,虽然建设密度并不是很高,但是拆迁难度依然不小。在大桥另一端的东城梨川社区,这里建成了密度很高的民宅,涉及拆迁的民宅数量很多,导致拆迁遇到了难题。
第一标段工地有关负责人表示,高埗在拆迁上花了好多时间,沿线有工厂、民宅,也有宅基地,涉及的问题很多,因此,开工时间受到了影响。
在第二标段工地,工人们正在大桥钢架上铺设塑料网,以防止施工时材料掉下,旁边的大桥匝道工地可见有工人。一工人表示,匝道处涉及到大范围的拆迁,导致匝道建设停滞不前,也不见有施工人员。
分三个标段建设
■链接
梨川大桥全长2.294公里,分为三个段标,由三家不同的公司承建。
资料显示,第一标段建设范围包括高埗立交、中堂水道主桥、庆新路立交及相应引桥和庆新路延长路段,开工时间为2011年5月6日,合同工期913天。
第二标段包括梨川大桥主线、东莞水道主桥与引桥。开工日期为2013年1月5日,计划工期为900天。
第三标段包括东江大道立交内所有工程,开工日期为2011年5月6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11月3日。(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新常平汽车客运站日发班次将达1000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