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东莞有四分之一餐具消毒工厂无牌无证
调查显示东莞有四分之一餐具消毒工厂无牌无证
8月14日,我们报道了万江牌楼基社区一家无牌无证的餐具清洁消毒小作坊藏身地下室的消息,仅仅两天时间便获得了近14万点击量。有网友在评论中称:“拍手称快”,更有网友主动来电,想了解这一行业的“有多乱”,而记者通过一周多时间的调查,了解到东莞市近四分之一的餐饮具清洁消毒企业(作坊)无牌无证,仅有40%的企业通过环评,甚至有的小作坊使用工业碱来清洁餐具等乱象。
“东莞市总共约有80多家工厂在从事餐饮具消毒这一行业,但工商局登记在册的只有60来家,另外,在这些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企业中,又只有一半的企业通过了环评,其他有六成都没过!”在餐饮具消毒行业浸淫17年之久的王先生如是说。王先生从1998年开始,先后在东莞、广州等地做过餐饮具清洁消毒器械、也自己开过餐饮具消毒公司。17日,记者向他提出采访要求的时候,他欣然答应,并告诉记者:“你尽管问,我知道的一定告诉你,当然,我不知道的肯定不说。”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记者分别向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及市环保局求证此事。
记者在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官方网站到查询到的一份检测结果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全市共有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61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登记在册的企业,其中还有8家未能通过此次检测,甚至有7家连续两个季度检测不合格。让人震惊的是,早在2015年3月份的第一季度检测中,东莞市塘厦福康餐具清洁服务部竟然连续五次检测不合格。
而另一方面,市环保局则在回复中称:“目前有33家这类企业巳通过环保审批和验收”,与王先生所说的“80余家企业中六成未过环评”说法相符合。同时,东莞市餐饮具消毒协会秘书长卢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均每两个镇,至少有一个无牌无证黑作坊,至少!”也印证了王先生的说法。
小作坊用水不规范 损害身体健康 可能使用工业碱来消毒
随着谈话的深入,王先生向记者“坦白”,在最初阶段,他也曾开过餐具清洁的小作坊。“实话说,我以前也干过这种小作坊,所以我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如果要节省成本,有的小作坊甚至可以只用一半的成本就做出表面上跟正规厂家做出来的一样的东西。但这些餐具,你拿去检测,百分百不合格!”王先生说。记者向他出示了之前在万江牌楼基社区拍摄到的那间“餐具清洁服务部”的生产照片,王先生连连摇头:“这种怎么可能合格?这种生产环境,不要说交叉感染,就是清洗次数都不可能合格。”
东莞市餐饮具消毒协会秘书长卢先生在看了万江牌楼基社区这家“餐具清洁服务部”的照片后,也表示,这种作坊式的生产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餐具消毒过程中要清洗三次。从他们的生产环境来看,次数是达不到的,而且没有分开作业区域,很容易造成细菌的交叉感染。”
王先生透露,这类无牌无证的小作坊,通常对生产成本十分敏感,容易在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地方弄虚作假。“比如说水,正规洗碗厂每个分步骤都要换一次,能够保证清洁。但是换一次水可能有十几立方米,小作坊为了追求价格优势、为了赚钱,不愿意承担这个成本,有的甚至十天半个月不换水。”王先生表示,这样的清洁方式,等于将清洁消毒用的化学药剂慢慢的通过小作坊出来的餐具转移到人体内,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肯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这样含有化学药剂的水排入市政下水道之后,会造成水体污染。
记者将王先生说的情况反映给东莞市餐饮具消毒协会秘书长卢先生,就的“用水量”的问题。卢先生表示,王先生的说法是有根据的。“这个工厂(东莞市最大的餐饮具消毒企业)生产程序上,光清洗环节就有三个,每个环节每四个小时换水一次,每次换水几十吨。每天的水费上千不是开玩笑。”
更严重的是,除了用水方面不规范,部分小作坊还可能使用工业碱来清洁消毒餐具。
“有点化学基础的人都知道,人不能直接接触工业碱,更别说吃到肚子里去。所以大部分正规洗碗厂都是用漂白剂之类的消毒剂对餐具饮具消毒。低剂量的漂白剂,自来水厂也在用,这个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但是有的小作坊会使用“烧碱”,这个东西用了之后如果没有经过大量清水冲洗,说得不好听,那是慢性自杀!”王先生介绍。
对于王先生的说法,东莞市餐饮具消毒协会秘书长卢卓仪先生表示有点太夸张,他说:“有人说使用烧碱之类的工业碱来消毒餐具,这个有点危言耸听了,现在基本上都是用的浓缩浸泡粉”但是记者发现,用工业碱来清洗消毒,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网上搜索“工业碱 餐具消毒”的结果显示,就在八月初,江苏镇江一家餐饮具消毒企业因使用工业烧碱清洗消毒餐具遭到曝光。(来源:东莞阳光网)
下一篇:导游小费合法化须防游客“被自愿”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