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今天是无车日你将怎样出行?
东莞:今天是无车日你将怎样出行?
今天,9月22日,星期二,是什么日子?
这么一问,很多人可能蒙了,中秋节还没到啊,离国庆还有8天,离春节还有整整100天。一问节日,就想到放假的,你是不是其中一个?
其实,今天是第九个城市无车日,9月16日至9月22日,全国100多个城市同时开展公交周暨无车日系列活动,这次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
说得这么高大上,很难理解,简单点解释,就是呼吁政府部门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大家多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多乘公交、骑自行车或步行,少开私家车,让我们呼吸的空气更干净些。
无车日办了9年了,你响应过吗?今天,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出行呢?
微信朋友圈不见无车日
昨天下午1点,打开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从9月16日开始的公交周和今天的无车日,都没有踪影。
记者的微信里有几十个订阅号,发布的内容涵盖了当天和最近的各类新闻、资讯、美食、天气,唯独不见无车日。在东莞交通、交警和环保部门的官网上,也未见跟公交周和无车日有关的内容。
可能是没到无车日的原因吧,也许今天无车日会上头条,不会比汪峰还惨吧?
记者昨天随机问了几位有车的朋友,包括在朋友圈里提问,知道无车日的寥寥无几。对于无车日,会不会选择乘公交出行,有人说会考虑,有人则明确表示不会,“该开车照开”。
昨天空气质量近期最好
昨天下了一场不小的雨,中午时的AQI(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15,不仅是优,简直是“优+”,就是基本无空气污染,连空气质量等级图标都是绿色的笑脸。
昨天的空气质量,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最好的,今明两天污染物会增多,今天基本保持在优良之间,预测明天会在良和轻度污染之间。国家环保总局报告说,在中国大雾天气中,汽油造成的污染占79%。下雨天,雨水不但能沉淀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连开车的都少了,空气当然会好了。
可好景不长,随着天气转晴,风也不大,空气中污染物会增多,空气质量会变差,至于会差到什么程度,环保局也只能预报两天,所以,只能回答“不知道”。
不过,只要大家少开点车,少用些高能耗的电器,让生活低碳一点,绿色一点,空气质量还会笑脸相迎。
公交也需“互联网思维”
相对于乘公交,开车的效率更高,虽然花费高一些,排放也高,但这都不是关键。
出门办个事,乘电梯去地下车库,开车到地方,办完事回来,再乘电梯上楼,结束。就像互联网+思维一样,省去了中间环节。
坐公交车呢?先出门,走出小区,附近可能还没有公交站,有站也可能要转车。动不动就等一二十分钟,车开了,走走停停,不断上下人,搞不好还碰上公交车去加个油加个气的,下车后还可能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地方。
办完事,同样的过程再来一遍,5分钟办事,一个小时耗在路上。等候时间过长,线路缺乏,最后一公里不完善,这才是关键,而不是出行习惯。
对去趟几百米外的超市都要开车的,我们呼吁要低碳出行。我们更期待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能进一步完善,期待公交、地铁、出租车等立体公交系统的形成。
当乘坐公共交通不仅比开车省钱,还比开车省时高效时,你还会动辄就要开车吗?近九成受访者表示
愿意以实际行动响应“无车日”
本次公交周暨无车日活动,记者在网络和微信平台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163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习惯开车出行的人占了近半,逾7成市民日常出行最怕车多拥挤。
对于“无车日”这一活动,30.06%的市民认为,这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好办法,87.73%的市民表示会以实际行动响应。
超7成市民出行最怕车多拥挤
东莞市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越来越多市民把开车当成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在163份有效问卷中,有49.69%的参与者是有车一族,且通常自己开车出门。而坐公交车和步行者各占约17%。公路上骑车的占比为12.27%。由于打的或者坐专车的成本较高,较少人选择它作为日常出行的方式。
74.23%的受访者最烦恼的是日渐多起来的私家车,造成道路拥挤,出行困难。而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日渐突出,有17.18%的受访者不堪忍受尾气污染。
而在提出“5公里内少开车”的号召时,有75.46%的受访者表示会响应,认为这是减少尾气排放,让城市空气更干净的一个方法。
受访者大多支持“公交周和无车日”
在东莞,公交周和无车日都算是新鲜事,市民对其接受程度如何呢?87.73%受访者表示,当天愿意选择步行、自行车或公交车等方式出行,而9.2%的受访者坚持用私家车。
63.19%的受访者表示,此举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好办法,或认为这一举措起码能唤起人们绿色生活的意识,提高对交通问题、环境污染的认识。
目前,无车日已经渐渐让市民意识到绿色出行的重要性,但是一年一次的频率是否真能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有帮助呢?参与调查的市民中,有47.85%希望“无车日”最好能一个月举办一次。
七成受访者抱怨等公交车时间长
对于东莞的公共交通,市民表现出了较多的不满。首当其冲的就是“班次太少,很久才来一趟车”,有71.17%的受访者都认为等候时间过长。而此种情况,记者在平时的体验中深有同感,同一路车的两个相邻班次,相隔10分钟以上的相当普遍。
其次,46.01%受访者认为,东莞的公交车覆盖线路太少,很多地方到不了。而车内环境脏乱差、扒手多,也让四成受访者对坐公交不满意。此外,23.93%的受访者表示,公交车常有过站不停、拒载等现象。
上班高峰时
开车、乘公交和骑自行车
哪种方式省钱又快捷?
开私家车:5公里开18分钟,刹车几十次
坐公交车:刷刷微信朋友圈,不用太劳神
骑自行车:想走就走零花费,就是车道常被占
东莞时报记者 吴碧华 石美莹 肖剑雄
在东莞,上班高峰期,开车、坐公交和骑自行车,究竟哪种方式更快捷,省钱,低碳?记者分成三组对此进行了测试。
39路公交车从位于南城的报业大厦到位于东城的岭南学校这段路,共有9个站,约5公里,这条路也是城区比较繁忙的路段之一。
9月16日,其中两组记者在上午上班高峰期分别开车和乘公交进行了测试,另一组记者在9月21日骑自行车进行了测试。 测试 开私家车
1
精神高度紧张
不停躲让行人
8:45 准备出发才发现车没油了
9月16日8点45分,记者准备出发,突然发现车子“请加油”黄色指示灯在闪。想开车就要先把车“喂饱”,只得先把车开到最近的加油站。加油的人不多,但到加油站绕了路,耽误不少时间,直到9:12才再次出发。
往前开约400米右拐上莞太路,直到鸿福路口红绿灯处,这段路比较顺利。
9:15 鸿福路口有母子闯红灯
在鸿福路口红绿灯处的拐弯道上,一辆小车出现故障停在了路上,双闪灯闪烁,后面不远处摆着三角警示牌。好在当时车辆并不多,每条车道上只有10多辆车,等了2个红灯后顺利通过。
在等红灯的时间里,不少行人和自行车从车流中“穿行”。记者通过红绿灯,行至对向车停止的斑马线附近时,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孩子正好“闯红灯”过来,幸好及时停住。司机最怕的,就是遇到这种情况。
再往前开,路上不时有行人和自行车横穿马路,在口岸局红绿灯附近,来往穿行的有不少买菜的大妈,同样等了2个红灯才通过。
9:24 八达路上不断刹车躲行人
从莞太路人才市场附近的天桥处右转,车辆拐入八达路。在这里,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刹车成为常态。
八达路两边都是商铺,三车道的马路,靠边的车道完全被各类车辆“霸占”作为停车位。路边不时有小货车卸货,车屁股占进了中间的车道。
车辆都小心地躲避着“占道”的家伙,骑车的和行人也多了起来,或横穿马路,或在机动车上“同行”,一路上点刹和急刹不断。在行进的过程中,记者的车被“别”了好几次。
9点27分,记者的车辆从八达路左转进入旗峰路,路上车辆不是特别多,也有行人和自行车“为伍”,但路况较八达路好些。车辆大约只通行约3分钟,就来到了此次试验路段的终点站岭南学校公交站。整个过程中,记者做得最多的动作就是刹车,有数十次。
测试报告
全程用时:18分钟(不算加油时间)
全程花费:油耗约3元钱(不算车辆磨损等费用)
尾气排放:高
便捷指数:★★★(红灯多,停车难,最省时) 测试 开公交车
2
低头族刷朋友圈
2块钱坐到底
9:02 新能源公交车很干净
在第一组记者出发的同时,另一组记者8:45在报业大厦公交站等候39路车,9:02公交车到站。车一停,等候许久的乘客蜂拥而上,共9个人。
车上人多,有3个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这部公交车是新能源车,车厢宽敞整洁,停车时特别安静,整体环境很舒适。
车沿着线路走,刚开始很畅通。
9:07 坐着刷朋友圈很惬意
车到鸿福路口的红绿灯时,等候车辆较多,公交车艰难地挤到了站台边,一下子十多位乘客都从鸿福路口站下车,车厢变得空旷起来。
记者坐下来后,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很是惬意。车上的年轻人几乎都是“低头族”,各自拿着手机在看。
等了2次红灯后,公交车顺利通过。
9:14 八达路真让司机惊心
车子一直往莞太路行驶,虽然车多,走起来还是很畅通。在南城医院站、东莞山庄站、智通人才市场站,乘客有序上下车,每位乘客都有座位。
公交车从莞太路转入八达路后,原先的四车道变成两车道,两旁都停放着一排排的私家车,道路显得拥挤了许多。
途中能见到不少市民骑着单车或者电单车,肆意走在机动车道上,或是载着小孩,或是车头挂着买回来的菜,公车司机为了避让电单车,不得不两次急刹车,非常危险。
9:22分 东豪广场前车多路窄
在八达路的公交站上,由于公交车站前并未设置公交车专用道,乘客上下车期间,公车后面的车辆也不得不短暂地逼停,从而减缓车流通过的速度。加上经常有车辆掉头,或是从旁边的岔路口开出,公交车不得不停车避让。
在八达路路段虽然行驶较缓慢,却并没有出现明显拥堵。车子行至东豪广场、旗峰路口前,由于设置了红绿灯,且车多路窄,需要等两次才能通过。
9:24公交车到达岭南学校站,算一算时间,总共花了22分钟。
测试报告
全程用时:22分钟(不算等车时间)
全程花费:2元
尾气排放:低
便捷指数:★★★(等车耗时长,下车还需步行)
健康指数:★★★
安全指数:★★★★ 测试 骑自行车
3
非机动车道被占
有时要骑上快车道
8:30 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堵了
昨天上午,记者骑自行车从岭南学校公交站,沿反方向朝报业大厦行驶。由于下着小雨,撑着伞,速度不快。
进入八达路后,由于自行车道被货车和小车占用了,只能走机动车道。东豪广场前的红绿灯附近五金店林立,每个商铺的前面都停了车,有的还在卸货,骑单车从非机动车道上走,非常吃力,走一段就得借道机动车道,有些危险。八达路旁边有不少路口,从八达路转入或出来的汽车也很多,所以要集中精神,留意来车,然后小心经过。
8:40 推自行车上天桥有点费劲
8:48,雨停了。记者骑车到了八达路与莞太路相交会的圆形人行天桥。在这里,大多数走路或骑单车的市民,多是从天桥下面横穿过去,或者绿灯亮时,跟机动车一起过马路,这当中也是险象环生。
为安全起见,记者决定走天桥,把自行车推上天桥,虽然有点费力,但也不会影响太多出行时间。粗略计算了一下,从上天桥到下桥,约需2分钟。
8:52 后面一段路骑得比较顺畅
从人行天桥下来后,就直接转到莞太路。莞太路分隔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所以走起来还比较畅顺。不过,到达莞城人民医院门口时,入院的车龙排到马路旁边,骑行通过的话,还得停下来等小车通过后,才能通过。
由于是下坡路段,从莞城医院下来,自行车速度可以快一些,到达莞太路体育路交叉路口红绿灯时约为8:52,这时等了20秒左右,就可以直行了。记者骑车在靠右的非机动车道行驶,尽管行人不少,但仍能畅通无阻。
之后,到达鸿福路口。这当中,经过南城医院对面的银丰路银城酒店一带时,因为有车辆进出,骑车通过时需特别留意,做到眼观六路,这样过去基本上没问题;如果有连续的车辆经过,只能慢行通过了。
一路下来,还算比较畅顺,到达宏远立交桥时,车流较多,记者骑车小心翼翼地从立交桥下面找机会转左,然后穿过桥底,转入三元路。
9:02 到达终点——报业大厦公交站。
测试报告
全程用时:32分钟
全程花费:无
尾气排放:无
便捷指数:★★★★(不会堵车,好停车,车辆挡道多)
健康指数:★★★★
安全指数:★★ 您平时出门的交通方式主要是什么?
■坐公交车
17.18%
■打的或专车
3.07%
■骑自行车或电动车
12.27%
■步行
17.79%
日常出行中,您最烦的是什么?
■尾气污染
17.18%
■噪音太大
3.07%
■还好,没什么感觉
5.52%
你对公交周和无车日的态度是什么?
■不支持,影响自己生活和出行
4.91%
■无所谓,反正也没什么用
16.56%
你觉得在东莞坐公交有何不足之处?
■覆盖线路太少,很多地方到不了
46.01%
■车内环境脏乱差、扒手多
44.17%
■常有过站不停、
拒载等现象
23.93%
(记者:孙本源,石美莹)(来源:东莞时报)
下一篇:被罚满分学习考试咋办?交警手把手教你办理和恢复流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