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唇鱼自然保护核心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黄唇鱼自然保护核心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对于濒危物种——黄唇鱼,东莞一向非常“关照”,不仅建了全国唯一的黄唇鱼保护区,还将专门出台管理办法保护它。
正在征求意见阶段的《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明确要求保护好黄唇鱼,并将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尤其在黄唇鱼的“地盘”——核心区,将划一条界线,设置界碑,禁止人们进入,就算科研人员进入也要经过批准。
早在2005年,东莞在虎门海域建立了黄唇鱼市级保护区,保护区东起威远岛西岸,南至太平水道南河口,西起广州交界,北至太平水道北河口,面积达686公顷。该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范围内发现仅存的黄唇鱼产卵场。
据最新规划,东莞将力争在2017年建成黄唇鱼省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建立黄唇鱼救护基地和科博馆,使之成为东莞特色的旅游名片、濒临灭绝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名片、海洋科普名片和海洋环境保护名片。
根据《办法》,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根据管理实际,在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外围海域设置外围保护地带。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保护区及外围保护地带具体范围和界线,设置界碑、标志物及相关保护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损毁。
《办法》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向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同时,禁止在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办法》说,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误捕到黄唇鱼,未受伤的应立即无条件放生,已受伤的应当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并及时报告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已死亡的应交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处理。
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黄唇鱼是唯一以东莞地名命名的国家二级水生野生动物,属于世界极度濒危物种。10年前,东莞在虎门镇威远岛西南侧海域设立了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东莞将力争突破人工繁殖难题,打造“黄金鱼”特色产业链,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贴士
10月30日前向市法制局提交建议
1.登录东莞市法制局(http://sffzj.dg.gov.cn),通过网站上的“立法立规征求意见”栏目提交;
2.邮寄至东莞市鸿福路99号东莞市法制局法规科(规范性文件管理科)(邮政编码:523888);
3.传真:(0769)22831352;
4.电子邮箱:dgsfzj@126.com(记者 肖剑雄)(来源:东莞时报)
下一篇:东莞茶行业正式打响逆市圈地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