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独立病区预计明年春节后投入使用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独立病区预计明年春节后投入使用
精神病患者杀人不承担刑责,但是,会被法院判处接受强制医疗。昨日,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2013年以来,该医院已有26名精神病肇事肇祸者被判强制医疗,其中14人现已解除强制治疗,出院由家属看管。“目前,这些强制医疗患者与普通精神病患者一同治疗生活,安全等问题令人担忧。”昨日,东莞市新涌卫生中心院长袁丁表示,为了避免恶性事件发生,目前,医院正在建设单独病区,用于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预计明年春节后可投入使用。
14名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已出院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大多重性精神病人留在社区监管,仍存在一定隐患。2013年1月1日,我国新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强制医疗程序。2013年7月,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宣判了东莞首宗强制医疗案件,凶手为高中时就被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姚某俊。2012年因拍婚纱照的矛盾锤杀女友后,姚某俊跳河自杀,被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经鉴定,姚某患精神分裂症,案发时处于发病期,案发时行为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丧失,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是东莞唯一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该院医务科主任王廷玉说,从2013年以来,东莞像姚某俊这样因为杀人伤人被法院判处强制医疗的共26人,只有一名女性;14人已经出院,还有12人在接受治疗。
避免恶性事件,修强制医疗病区
“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由法院作出予以强制医疗决定。”王廷玉说,实际操作过程中,从实施犯罪行为到强制医疗判决出来,中间相隔数月,这期间一些肇事精神病患者已被送入医院接受强制治疗了。
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解除强制医疗也有严格的程序。南都记者了解到,解除申请可由被申请人的近亲属提出,也可由进行强制医疗的医疗机构提出。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病情评估、风险评估等文件是做出解除强制医疗决定的重要依据。法院在收到解除申请后,会将相关材料移送给检察院监所管理部门征询意见,组成合议庭做出是否解除强制医疗的决定。
“但实际上,我们也只能诊断,经治疗后,当时这名精神病患者没有肇事肇祸倾向,却不能保证他们出去之后的情况。”袁丁也坦言,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进行强制医疗,也给医院提出了较多难题。
比如治疗费用方面,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就坦言,只能是勉强维持。此外,安全问题是医院最大的担忧。袁丁表示,目前,这14名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和普通精神病人一起居住、生活,“若他们突然发病,打其他病人,甚至上演一出‘飞跃疯人院’,这真的是很大隐患。”
因此,目前,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在建设装修新的强制医疗病房,共设30个病房,专门给这类患者使用。南都记者从医院提供的效果图上看到,强制治疗病房是单间,空间相对小,内有一张单人床。
社区重性患者隐患大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东莞精防工作也逐步从镇街医院转移到了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少部分触犯刑法的重性精神病人能入院治疗外,更多的重性精神病人实际上就留在社区监管。对精神病人的防控,东莞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都曾坦言,社区缺乏人手及专业性,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仍存在较大隐患。
东莞市洪梅镇、厚街镇医务人员为了搞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况,曾对两镇1473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规律服药的只有660人,占总数的44.81%;16.36%的患者很少或不服药,这一群体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经济状况差,由于管理不到位,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治疗效果不佳,易发生肇事、肇祸事件。
对此,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袁丁介绍,目前,《东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预防处置工作方案》已经制定,该方案将建立健全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协调处置机制。袁丁担心,这份方案能否真正起到作用,“毕竟这个涉及多头管理,谁来牵头,能够调动其他部门,都是未知数。”(来源:南方都市报)
下一篇:2016年1月20日前完成对东莞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整改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