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以案说防”涉电信和网络诈骗篇
2015年6月,虎门的刘先生接到一名自称电信客服人员的女子电话,女子称刘先生在深圳市南山区的电话欠费3600多元。刘先生说自己没有在深圳办理过电话,该客服就帮刘先生转到公安局报案。随后一名自称是深圳市公安局的古队长,告诉刘先生公安局刚抓获一名毒贩,手上有一本是户名为刘先生的银行存折,随后逼问他是否还有其他银行卡参与赃款交易,在严厉逼问下,刘先生告诉“古队长”自己儿子的建设银行卡。随后“古队长”帮忙转接到一名自称中央检察院的马书记,“马书记”要求先生一定要协助“古队长”调查。刘先生以为真,先后把现金人民币69200元转入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随后才发现被骗。
【防范提醒】
1、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重要的事情说两遍!办案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不会在电话里要求转账,接到此类电话第一时间打110报警。
2、不要轻易相信你看到的电话号码!目前有一款改号软件可显示为任何电话号码,手机上来电显示可能并非真实的公检法号码,接到可疑电话不可轻信,要直接拨打相关部门电话核实或110咨询,千万不要轻易根据电话提示转接或操作。
3、犯罪分子多利用网上买来公民个人信息作案,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资料。
【欺骗陷阱】盗号发QQ消息
2015年10月,罗女士在塘厦镇某公司办公室上班时,接到其老板王先生的QQ消息,称要汇20万元到一陌生客户的银行账户。接到消息后,罗女士与同事胡女士一起到一家银行网点,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将20万元转入上述账户。转账前罗女士还曾打电话给老板确认,但老板没有接听电话,事后罗女士回到公司上班见到老板才知被骗。
【防范提醒】
1、谁都知道,QQ是会被盗的!!QQ收到汇款留言,不要轻信,一定要多方核实,打通电话,确认之后才能汇款。
2、如果你是企业主,一定要注意完善财务制度,告诉财务人员不要轻信QQ上的汇款指令,涉及汇款转账的,一定要电话甚至签字确认。
3、注意保护个人电脑安全,不要打开不明网页或邮件,注意QQ异常登陆记录,预防中毒或被盗取资料。
【欺骗陷阱】猜猜我是谁
2015年5月,在凤岗镇做生意的陈先生接到一男子电话,让他明天9点来办公室一趟,正好陈先生刚联系该镇政府某部门办事,便以为是该镇某领导信以为真。第二天陈先生如约来到办公室楼下时,对方再次打来电话称急需用钱疏通关系,让其汇款10万元到指定的账户内,后才发现被骗报警。
【防范提醒】
1、拒绝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接到陌生电话,直接要求对方报出姓名,或故意报假名以证实对方是否骗子;
2、涉及转账,务必多渠道核实。
【欺骗陷阱】小恩小惠骗卡号
2015年9月,在虎门镇某工厂打工的郝小姐接到自称淘宝客服的女子电话,称其在淘宝购买的商品因系统故障要退款给她,对方提供了购物网站地址链接,并叫她将网银U盾连接电脑申请退款,当她将个人银行卡号码、密码等资料输入,并告知对方网银U盾的验证码才后,发现银行账号被转走人民币6500元。
【防范提醒】
1、小便宜贪不得!网上购物应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切勿轻信中奖、理财炒股、贷款等信息。
2、提防克隆网站,上网时要核实网站域名。
3、网上购物时,应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快付等)支付,不要直接汇款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
【欺骗陷阱】短信中奖信息
2015年7月,万江群众邬先生收到一条中奖短信,称其在“奔跑吧兄弟”栏目组抽中了二等奖人民币15万元,让邬进入短信提供的网址填写资料兑奖,邬在该网址填写资料后,收到“+852”手机号码发来的信息,声称邬登记中奖却不领奖,涉嫌违约,将被法院起诉,邬与对方指定电话联系后,对方要求邬尽快交纳兑奖等费用,之后邬去到附近的银行柜员机处汇款了人民币8800元到对方提供的帐号上,后才发现被骗。
【防范提醒】
1、做人不可太贪心,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不要轻易相信这些中奖信息,要做到不理会,不汇款。
2、牢记正规网站组织的抽奖活动,绝对不会“先交钱、后兑奖”。
【防骗口诀】
陌生电话勿轻信,可疑短信不要回;
电话欠费要核实,来电信息需辨清;
公安法院来电紧,安全账户不可信;
QQ信息可造假,认真核对辨真伪;
让你猜猜我是谁,谎称熟人来骗钱;
真假网店难分辨,不明链接不要点;
天上不会掉馅饼,退税中奖多骗局;
卡号密码要保密,身份信息勿泄露;
转帐汇款须谨慎,万元以上到柜台;
一旦难分假和真,110咨询最放心。(来源:东莞时报)
下一篇:“东莞刀协”首批吸引150多家刀具企业加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