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走上绿水青山绿色崛起之路


  东莞走上绿水青山绿色崛起之路
 
  未来几天,东莞2015年各项经济数据将陆续发布,预计GDP将迈入“6000亿元俱乐部”。过去的一年,东莞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东莞还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多次跻身全国空气质量“二十佳”城市,这反映出东莞走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崛起之路。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冬日泛舟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水道旁翠芦莉与美人蕉依然盛开、水草葳蕤,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不过,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养殖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东莞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环境综合治理是第一个突破口。”6日,东莞麻涌镇镇长黄桥法告诉记者,在环境整治的牵引下,当地产业结构发生巨变,“两高一低”企业逐渐迁出,生态环保产业成为新主流。
 
  2015年,麻涌镇先后与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等电商行业巨头,以及中粮项目、康美特宏远汽车等大型企业签约,其中不少企业都将区域总部设在了麻涌。
 
  华阳湖的治理是东莞生态改造的一个缩影。东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将珠三角地区打造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号召,在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全市层面的和谐绿变。如今,东莞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能走进休闲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经达到17.33平方米。
 
  城市的绿变也在促进空气质量的提升。来自气象部门的检测显示,2015年东莞空气质量与2014年相比显著改善,达标天数比例大幅度增加,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东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按月排名在7至44名之间,位居全国上游水平。
 
  高技术制造业异军突起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曾指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越好,招商引资越容易,越能吸引到人才,产业的层次越高,城市竞争力就越强。
 
  近年来,环境的改善提升了东莞的区域竞争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前三季度,东莞全市工商登记总数69.09万户,同比增长13.3%;注册资金8462.15亿元,增长32.5%。此外,东莞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市场主体注册数量、挂牌上市企业数量等主要创新指标均实现显著增长,位居全省前列。
 
  徐建华还透露,目前东莞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制造业,服务业已经成为东莞最重要的产业门类之一。根据2015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东莞第三产业增加值2446.27亿元,增长10.2%。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三,占比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在第二产业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2.74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37.31亿元,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24.66亿元,增长7.9%,两者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
 
  出口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7701.2亿元,同比增长7.1%。在出口结构中,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达到37.6%,比重比2014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徐建华说,从2008年一般贸易不足10%到如今37.6%,说明东莞贸易市场结构在调整,东莞企业从贴牌代工转向自有品牌,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
 
  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聚集
 
  生态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东莞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不少东莞企业依然实现逆势增长。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销售额高达25亿元,同比增长106%。目前,企业正为了满足产能需求,加班加点工作,为全年40亿元销售额目标冲刺。公司董事长何思模说,企业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企业积极转型、重视人才、品牌、研发密不可分。
 
  在东莞,像易事特一样拥有大量人才与专利技术的企业不在少数。徐建华表示,随着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人数显著增加。
 
  统计显示,东莞已吸引了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1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44个(其中,省创新科研团队26个,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7名、拥有高层次人才7.5万人,建成27家新型研发机构、近300家企业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东莞,一个曾经被称为“打工者城市”的地方,如今却成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的热土。(记者 胡国球)(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市房管局调整为东莞市国土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下一篇:东莞大力推进“三个走在前列”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