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虎门港通关信息平台11个业务系统上线

  虎门港通关信息平台11个业务系统上线
 
  记者日前从虎门港获悉,虎门港通关信息平台11个业务系统日前上线使用,可运用大数据实现信用信息资源交换共享。
 
  据了解,虎门港通关信息平台11个业务系统包括海关码头卡口联网监管系统、海关新舱单管理系统、公共视频平台、公共监管平台、船舶动态轨迹、虎门港一卡通管理系统、立沙岛封闭式管理平台、运输工具申报状态查询、船舶进口口岸管理系统、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系统和货物进口监管系统。据统计,4个口岸查验单位及7家市直部门、驻莞单位参与系统建设,累计收发数据约2000万条,有57家企业使用该系统。
 
  搭建电子贸易数据交换及共享平台
 
  据了解,自2012年启动虎门港通关信息平台建设以来,虎门港已完成港区30公里自有光纤传播网络、20公里管程(190公里管孔)的通讯管网。目前机房、服务器、网络设施、安全设施、监控设施等均按电信级数据中心机房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利用IT运维管理系统实现机房无人值守管理,采用国内大多数电子口岸所使用的数据交换软件,可满足不同协议、不同格式的数据交换需要。
 
  2015年,船舶进出口岸管理系统、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系统、进出口货物监管系统正式上线,海关、检验检疫、边检已实现上述平台数据与管理内网的数据交换。海关在此基础上,已实现国际航行与来往港澳船舶的所有数据无纸化申报及作业。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边防、打私等单位亦已开始使用视频共享平台。
 
  虎门港通关信息平台的建设,使虎门港各码头与海关之间的数据交换成为现实,黄埔海关在东莞的三个关区(沙田、太平、东莞)、东莞所有码头的船代、码头、理货、船供、货代等企业水运进出口船舶的数据录入和申报均可通过这一平台进行;虎门港探索推进电子化平台领域延伸,逐步实现港口物流以及其延伸领域的全过程电子化,推动保险、代理业等港口城市服务业发展,促进海港向信息港转变。
 
  通关效率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虎门港“单一窗口”是东莞市“单一窗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口岸管理部门加快“三互”改革步伐的重要依托。2015年,虎门港“单一窗口”建设包括船舶进出口岸管理、联合登临执法、进出口货物监管等三大模块。
 
  据介绍,企业通过虎门港“单一窗口”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模块,从过去需向口岸管理部门多次申报,实现仅需一次性递交船舶航行轨迹、船员资料等相关电子信息,即可自动完成向四个口岸管理部门同时申报。口岸管理部门通过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模块,实现监管信息实时互换,及时获知船舶动态信息,提前进行风险布控,并将监管执法回执统一反馈给申报人。通过“一站式”一次性申报,企业提交的纸质单据,由原来的140多份减少到60多份,减少了60%,同时减少了企业2/3的数据录入量,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改革后登临执法时间由过去的2~6个小时,压减到1~4个小时,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需要联合查验的集装箱的平均通关时间缩短了50%以上。
 
  虎门港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虎门港将继续推进“三互”大通关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各参与单位的数据共享平台、纸质单证电子化及流程优化工作;推进更大范围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与交通、港航管理、渔业管理等部门进行合作;建设大数据应用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系统,建设完备的运营维护保障体系。(来源:东莞时报)
 
上一篇:2015年度东莞共获得58项“单打冠军”
下一篇:东莞符合全面两孩政策常住人口共68.5万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