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艺术区”吸引设计大师集聚创业
“大家艺术区”吸引设计大师集聚创业
东莞制造业闻名于世,可长期以来,由于主要从事的是OEM为代表的加工贸易,赚取的更多是全球产业链末端的微薄利润,即便最近数年东莞制造企业开始发力打造自主品牌,可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环节是短板,仍旧让众多转型企业举步维艰。
这样的局面有望在2016年开始有所改善。继深圳欢乐海岸,上海新天地、田子坊,北京798之后,松山湖(生态园)着力打造的全国性新型文化创意园“大家艺术区”投入运营仅仅半年多时间,便吸引了20多名国内艺术设计大师以及全球知名设计学府“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签约进驻。作为这一时尚文化创业园区的操刀者,深圳欧萌尚德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东莞市创意设计协会副会长罗晓音透露,让艺术设计与生产制造无缝对接,提升产品附加值,用设计的力量助推东莞城市与产业的共同转型升级。
多功能独栋建筑构建设计师专属生态
1月12日中午12时,正是各企业准备午休用餐的时间,松山湖北部工业城工业东路旁,工厂的员工们纷纷往外跑,可在大家艺术区路段,三三两两的访客却接二连三地组团驱车前来,实地了解进驻园区的情况。他们大多留着齐肩长发,加上身上的装饰点缀,一看便知多半是从事艺术行业。
“这里都是低密度独栋设计,既可以用于企业办公、创业孵化、商务洽谈,也可以用于设计成果的展示销售,满足不同需求。”面对到访的设计师,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大家艺术区是由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旗下投资公司——长和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战略投资建设的,整个园区用地面积约9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成集办公、商业等配套于一体的时尚文化创业产业园区,计划招引200—300家文化创意企业进驻。
目前已经建成的一期工程由76栋低密度的设计师工作室或名师楼组成,将打造艺术家餐厅、文艺花店、私家影棚、大师咖啡厅、名师私家菜、设计书店、名家画廊、定制服饰店等个人品牌,汇成约2公里创意商业体验区。后续二期、三期还会配套建设艺术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及酒店、T台发布展览中心、设计集成展示体验馆等设施。
“大家艺术区的规划理念可以与北京789、深圳欢乐海岸等国内顶级文化创意园区比肩,园区环境上完全符合艺术设计创作发展潮流趋势所需。” 罗晓音透露,目前在深圳,绝大多数文化创意园区都是从三旧改造而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加入,原本不为人所问津的文化创意园区成了商圈的香饽饽,租金开始水涨船高甚至成倍增长,一些在此用心经营多年的设计师不得不转移阵地,颇为可惜。
针对这一痛点,大家艺术区在规划建设时明确独栋的设计师工作室或名师楼是产权建筑,让设计师免去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对于进驻的设计大师,园区还会给予一定比例的装修扶持基金,鼓励其尽快落地开展业务,进而通过这些设计大师的明星效应,吸引更多拥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及力量向园区聚集。
据罗晓音介绍,截至目前,包括2014年APEC会议国家领导人服装设计师、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罗峥等22名艺术设计大师已经正式签约进驻大家艺术区,目前正在抓紧装修,预计2016年春节过后将迎来首批进驻项目及团队。
跨界集成打破“创新孤岛”
“对于设计师发展而言,东莞积累多年的制造工艺和完善产业链很有优势,但是整个城市的文化创意设计生态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提升。”罗晓音告诉记者,早在1992年,她便就职和记黄埔所属公司,此后因工作缘由多次与东莞制造业有过深入接触。
在这一过程中,罗晓音发现,东莞制造业的产业链十分完善,制造工艺水准也很高,可以很快地将设计师的理念转化为可供市场销售的产品,而这正是众多设计师在建立自我品牌过程中所需的。在这里,从设计到打模、出样、再到产品走向市场,设计师不仅可以全程参与,便于管理,还只需花费比一线城市更低的成本,便能实现设计成果的高效转化。
当然,并不是每个设计师都善于将设计理念转化为产品并推广到市场。从北京、上海、台湾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设计界确实存在众多只钟情于单品设计的设计师。要让这些设计人才留在一个地方扎根长期发展,必须在适应他们的设计理念的同时,帮助他们找到市场所在。
罗晓音透露,大家艺术区在这一方面已经有所部署,接下来,大家艺术区将充分发挥园区作为文化创意设计创业平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园区内不同领域的设计人才及成果进行跨界融合,将每个设计师所擅长的领域各取所长,围绕不同市场需求进行组合创新和集中展示,由此让不同设计师的设计成果、设计理念在更多场合得到发挥利用,为人们所周知和认可,打破创新孤岛,让设计能够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真正实现无处不在。
罗晓音坦言,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比,目前东莞对于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政策扶持体系还不够完善,也缺乏差异性的政策优势,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留住这些设计大咖,为东莞城市及产业的同步转型升级服务。她建议,东莞能否对不同等级的设计大师,参考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般减免税收的待遇,以此为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多放活水,加速产业资源的聚集。(记者 黄少宏)(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东坑镇委书记张耀洪:小镇有望迈向“百亿元”镇街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