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卡通只在我梦里
香港的“八达通”告诉我们,实现一卡多能、多联多通,技术设计和技术安排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难题。
据报道,在东莞坐公交车以后可以直接刷岭南通了,而东莞人到广东省内各地坐公交车也能直接用东莞通刷卡了。去年12月27日东莞通有限公司与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合作,让东莞通卡全省通用变成可能。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东莞通接驳岭南通这一消息早在一两年前就通过媒体传出了,不过,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让我们不断失望的是,时至今日,东莞人到深圳和广州乘坐公交、地铁还要掏现金买票。如今,去年底的一纸协议,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曙光,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协商谈判,整合各种卡的功能,实现少持卡而卡的功能多是可以实现的。
你的手上到底有多少张卡?这些卡有多少是僵尸卡,又有多少是常用卡?那些卡能否经过整合,实现一卡多能?电子时代,持卡无数、卡多为患,无疑是我们烦恼之一。于是,我们不能不畅想,如果所有卡的功能浓缩在一张卡或几张卡,我们随身携带少量的卡,就可以办很多事,岂不是好事一件?另外,从节约社会的角度看,多一张卡,就浪费一份资源,如果一卡多能,全国民众手中那么多的卡似乎就没有必要了,这岂不是节省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想到这些,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梦想,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城市应该放大卡的功能、扩张卡的通行地盘和领域,尽快实现一卡多能,多联多通。香港的“八达通”告诉我们,实现一卡多能、多联多通,技术设计和技术安排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难题。“八达通”早在1997年9月就开始发行使用,最初只是应用于巴士、铁路等的公交卡,后来陆续扩展至其他行业,而现在商店、食肆、停车场都可以刷“八达通”,甚至有部分学校、办公室和公寓楼还把“八达通”作为楼宇通行卡来使用。据说,在香港,可能有些人没有银行卡,但“八达通”却几乎是人人必有。
业内人士指出,一卡多能、多联多通,在技术上并没有多大难题,而真正的障碍是利益,每个发行卡的部门都有利益内含其中,而每个部门也都不想放弃这些利益。如果没有利益调和和妥协,没有利益的合理配置,一卡多能、多联多通就只能是梦想。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也确实如此,看看我们手中的卡,几乎没有一个是免费发放的,就连小区物业公司发放的通行卡,数量不菲的押金也难以让物业公司放弃发卡的权力。
我们手中的卡越来越多了,而我们已经难以忍受卡多之累。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安排,调整利益机制,对众多种类的卡进行整合,以尽快实现一卡多能、多联多通。
下一篇:10龄童遇车祸受伤 虎门全镇献爱心捐80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