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址东城体育公园对面

  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址东城体育公园对面
 
  要学校还是要公园?东城学位原本就紧张,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片区控规调整后,原来规划要建的小学面积不得不减少一万平米,还要挪到东城体育公园附近,占用公园空间。在昨天上午举行的东莞市控规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会议上,这一规划调整在审议时受到了委员的质疑和热议。有委员提出,利用体育公园设施建设小学,会挤压市民的活动空间,要解决好土地紧张和公共利益冲突的关系。最终,该项目以“9票赞成,3票反对”获得通过。
 
  新市妇女儿童中心选址敲定
 
  昨天上午,东莞市控规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会议对《东莞市东城南片区E、F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进行了审议。这一项目敲定了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选址,位于东城街道新源路与旗峰路交叉口、东城体育公园对面。
 
  规划新建市妇女儿童中心,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妇女儿童中心服务了二十多年,占地面积仅3000多平方米。根据规划,这个新的活动中心占地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会打造成为一个公益性、综合型、现代化的大型公益活动基地,除了常规的培训课程、兴趣小组课程之外,也将计划设置一些体验功能场地,例如东莞本土民俗文化体验馆、社会角色体验馆等等。
 
  小学挪到东城体育公园附近
 
  东城街道提出对片区规划进行调整:先将原址位于妇女儿童中心的小学调整到对面鸿福东路边,并将儿童中心地块调整为文化娱乐用地,容积率调整为2.8。
 
  不过,规划中的小学换地方后,面积将减少1万平方米左右。有规委会委员提出,该片区属于居住密集片区,有5.5万人口,东城的学位一直很紧张,能不能满足片区入学需求?规划调整方回应,虽然小学面积减少,但容积率有提高空间、规模和班数没有变,已经和街道教育部门做了论证,此外,还将在体育公园附近建设东城小学分校。
 
  随即,多位委员提醒要注意调整后的学校容积率问题,控制学校建筑密度。也有委员提出,利用体育公园设施建设小学,会挤压市民的活动空间,要解决好土地紧张和公共利益冲突的关系。
 
  不过,东城方面提出,该片区用地紧张,涉及的都是公共设施,只能通过调整来尽量平衡,分校包含体育五项等特色办学内容,也是考虑将学校落在此处的原因之一。最终,经过与会委员表决,该项目以9票赞成,3票反对获得通过。
 
  利好消息
 
  妇女儿童中心将对接地铁口
 
  一大利好消息是,新选址的妇女儿童中心,正好在东莞地铁1号线新源路站的旁边。会议透露,1号线在妇女儿童中心路口设新源路站,站点为地下站,即将建设。为做好配套,还规划在鸿福东路和新源路各设置一处港湾式公交停车站,距离地铁站出口约120米,实现公交地铁接驳。停车方面,儿童中心共需250个停车位,主要通过地下停车场和部分地面停车场解决,还将利用西北侧的公共停车场,解决部分停车需求。
 
  新妇女儿童中心的选址背依黄旗山,建筑高度备受关注。会议明确方案建筑高度为41.95米,不会对城市空间造成较大阻碍,能保证城市景观视线。
 
  妇儿活动中心占用小学用地引争议
 
  在2016年东莞市控规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围绕第六项项目《东莞市东城南片区E、F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报告——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分歧最大,控规委员们与规划方就用地规划问题展开多轮激烈讨论。
 
  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址建在动车街道新源路与旗峰路交叉口、东城体育公园对面地块,主要考虑东城南片区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较为欠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升。
 
  为满足项目建设要求,同时保证公告设施规模,东城街道提出对片区规划进行调整:将原址位于儿童中心的小学调整到对面新源路边,儿童中心地块调整为文化娱乐用地,容积率调整为2.8。同时,在南侧公园内设置地下停车场,结合公交首末站进行建设,保证车位数量及公共开放。考虑到公共建筑进出人流较大及妇女儿童群体的特殊性,避免车流对人流组织的干扰,规划方建议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形成环状车行路,并设置地下停车场。
 
  然而,面对这样的用地调整,有控规委员提出,该片区主要是居住片区,有五六万人口,东城的学位一直很紧张,现在削减了小学的用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否能满足片区入学需求成为问题。另外还有多位控规委员提醒要注意调整后的学校容积率问题,要控制学校建筑密度,符合相关要求。
 
  面对诸多争议,规划方回应称,虽然小学面积减少,但容积率有提高空间,规模和班数没有变,已经去街道教育部门做了论证,该片区还将在体育公园附近建设东城小学分校,满足片区教育功能。
 
  由于东城小学分校的用地不够明确,相关资料不完整,市控规委员会现场决定暂缓该项目表决,待明确总规有此公共文化用地后再议。
 
  让在场人员意外的是,就在会议结束前,规划方再次提交了相关的补充资料,回应关于小学用地的分校分配问题。规划方回应称,小学分校将利用原来的体育公园场地(黄旗山公园),培养体育方面的人才学生,并且也已经拟好了给市教育部门的相关请示。
 
  对此,有控规委员继续质疑:“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占据了体育公园的用地是否违背了城市公园的基本配比呢?东城用地密度本身就大,应该给孩子们一个相对较宽阔安全的学习氛围。”
 
  该项目最终经市控规委员会以9票赞成,3票反对的表决结果现场通过。市控规委员会表示,尽管项目议程是通过了,但是项目中涉及牵扯到的问题,还希望规划方可以进一步讨论完善,给相关部门、东城区的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虎门大道东搁置14年后重启定位
 
  作为虎门大道东拓的重要一环,虎门大道东片区的规划开发早在2002年便启动研究,期间因面临拆迁等复杂利益问题几易其稿却未能成行。在此次会议上,《虎门大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16个纳入议程项目中唯一的控规方案,在会上也受到了控规委员们的瞩目,并顺利通过表决。
 
  虎门大道东片区规划的总用地为342.2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为250.9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110.6平方米。按照最新规划,虎门大道东将建造以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为特色,融生态居住、农业观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一个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现代都市产业区。
 
  虎门方面将该片区的空间结构设置为“一轴、一带、一中心、三片区”。“一轴”:即虎门大道“山—城—海”空间发展轴;“一带”即片区的景观与公共服务带,依托现状的龙眼河,打通北部五马山与南面的北栅公园,营造一条休闲的片区景观服务带;“一中心”即位于景观服务带的南端,与北栅部分公共设施共同构建整个东部片区的服务中心;“三片区”即CEC高新产业发展片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片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用地的生态观光休闲片区。
 
  针对虎门大道东片区眼下面临的生态环保问题,会上有控规委员建议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该片区规划当中去,切实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将污水进行分散式处理;同时要注重空气质量改善,大气修复等问题,增加相应的公共绿地设施。(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上一篇:2015年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新添7家孵化器
下一篇:袁宝成:东莞抓实体经济的力度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