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2015年东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

  2015年东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
 
  记者日前从东莞市商务局获悉,2015年,东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达2154.7亿元,增长10.9%,相当于全市GDP的1/3,总量在广州、深圳、佛山之后,继续保持全省第四。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东莞人均消费达2.7万元。
 
  莞人热衷文娱消费
 
  在零售行业方面,增长最快的是图书、体育等文娱消费,增幅达33.1%。《2015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显示,东莞人已连续两年成为全国买书最多城市的第十名,体现了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东莞,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居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全市43个城市综合体日均吸引消费者50万人次,消费额达8000多万元。其中,带动全年电影票房收入5.55亿元,比2014年增长56%,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拉动东莞电影消费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建有院线影院79家,银幕总数468块,座位6.4万个。
 
  车市销售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汽车销售额498亿元,同比增长22.1%,拉动全市社消零增长4.6个百分点。东莞汽车上牌量位居全省第一。
 
  据了解,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国外高端品牌汽车在全市汽车销售量占比超三成,同比增长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广东目标平行汽车展贸中心、珠三角汽车博览中心等平行汽车中心落户东莞以及汽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形势下,预计未来东莞高端汽车销售量将持续升温。
 
  大众化、健康化消费趋势凸显
 
  近年来,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带动下,东莞人消费向大众化、健康化转变,户外运动、野外拓展、农业体验消费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14个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逾1700万人,平均每天接待4.7万人。农庄,农家乐等悠闲、娱乐、餐饮相结合的消费模式也随之兴起,数据显示,全市限额以下餐饮业消费增长14%,好于餐饮业整体消费增速3.7个百分点。
 
  网络消费跨越式发展
 
  据2015年支付宝账单显示,东莞人均网络支付金额为4.2万元,相当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的1.5倍,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74%,支付笔数增长76%,增幅相当惊人。据“双11”淘宝和天猫交易额统计,东莞以8.16亿元的交易额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正是看好东莞消费潜力,2015年,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等电商巨头先后落户,抢占东莞市场。
 
  除了国货,东莞人海外购物也不手软,跨境电商发展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东莞邮政国际小包增长181.6%,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境外快递业务量增长40%。全市跨境电商企业4000余家,涵盖物流、支付、第三方平台等重要环节。(记者 戴双城)(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万家乐报销车票送你回家过年 孝敬父母不等待
下一篇:侵权门店“傍名牌” “周黑鸭”大喊冤枉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