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2015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广东东莞,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说法越来越少被提起;相反,每当“中国制造”遭受诸如“倒闭潮”“搬迁潮”“用工荒”之类的质疑时,外界都会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东莞。
近期中央媒体聚焦东莞报告摘要:
《人民日报》1月4日第9版《广东创建百座主题公园 核心价值观 入景更入心》
报道广东因地制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植入到现有的公园、广场,融教育、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形成100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公园。文章较详细介绍了我市在长安公园设置“法治文化区”,其中,“清风水榭”“长廊律韵”“法印流芳”“法语敲窗”等20个景点相互呼应,让市民接受艺术熏陶时,潜移默化地增强法治观念。
《人民日报》1月7日第16版《东莞援疆“亚克西”》
报道广东援疆提速,东莞率先领跑。文章分为“群众急需什么,我们帮扶什么”、“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做好规定动作,增设自选动作”三个部分。详细介绍东莞援疆工作队近两年投入资金超过10.5亿元, 80%以上投向民生项目;通过共建草湖产业园、设立“就业创业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培育当地经济发展“新亮点”,促进当地青年就业;并大力实施“人才飞地”计划,为“三师”提供智力支持,培养本土人才。篇幅约四分之一版。
《人民日报》1月8日第20版《航天科技建立超材料联合研发中心》
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的超材料联合研发与应用技术中心,日前在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开幕式上签约成立。联合中心将围绕国家航天航空领域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技术、实验设施和场地等优势,逐步开展超材料技术产学研合作研究。
《经济日报》1月18日头版头条《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广东:动力转换 产业新生》
报道指出2015年全省平均灰霾天数34.6天,为1994年以来最少,这是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有力注脚。报道提到,位于东莞市长安镇的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几十台机器在运行,却看不到一线工人作业的身影,这里多数企业已踏上创新“智造”之路。
《人民日报》1月26日第13版《对话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东莞仍然是投资热土》
报道从“回顾‘十二五’:?稳住了、稳中向好”、“谈‘莞式反转’:结构向好、动力在转换”、“展望‘十三五’:坚持‘三个走在前列’”三个方面深入介绍了我市2015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十三五”的展望。报道指出,东莞以一组亮丽的数据,展示这个中国制造业强市风雨之后蓬勃的生命力,20多项经济指标领跑广东全省地级市,东莞仍是投资热土。全文约2000字。
东莞如今究竟怎么样?春节期间,记者赴东莞调研发现,顶着质疑和压力,2015年,东莞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经济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经济总量正式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进出口增幅在全国外贸总额前五名城市中排名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市场主体数量等20多项指标位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下一篇:2016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42万亿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