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地陆续出现多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我国多地陆续出现多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截至今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都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在我国江西、广东、浙江等地也陆续出现多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到底这是一个什么病?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我们一起来看看。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如果人类被身上携带寨卡病毒的伊蚊叮咬,可能出现的典型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等,但因为出现的症状通常比较温和,所以它不容易被市民发现。
石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林杰威:“因为寨卡病毒和登革热还有基孔肯雅热这三种病毒都是同一病毒科属,都比较类似,症状都非常类似,如果要刻意去鉴别自己是否感染寨卡病毒也许比较困难,需要通过检测,一个化验的途径,比如说检测特异性抗体,或者病毒分离,如果要确诊相对比较难。但我们医生、防疫人员会通过对患者的询问,如果最近到过巴西等相关疫情发生国的地方,根据他的外出史就可以判断他是否感染寨卡病毒。”
据了解,寨卡病毒的隐性感染者比例远高于登革热,这些隐性感染者感染病毒后未发病,成为隐性传染源,给防控带来更大难度。隐性感染者只要体内有病毒,被蚊虫叮咬后,同样具有传染性,而孕妇和儿童则需要格外注意寨卡病毒。
石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林杰威:“首先最为可怕的地方是可能导致小头症,如果孕妇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能会导致她肚子里的宝宝头部发育不良,出生的时候宝宝头部就像这张图片一样,明显比正常的宝宝要小,脑部发育不良,也会有一些相关的后遗症需要治疗。因为毕竟对于人来说脑部的发育比较关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知道宝宝有小头症,就要尽快带宝宝去相关医院治疗。”
医生表示,近日气温逐渐回暖,是蚊虫滋生的繁盛期,市民要注意做好蚊虫防控工作,及时处理家中容器的积水。
石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林杰威:“首先春季温度会开始慢慢上升,蚊子的活动能力会开始增强,蚊子的密度也会增多。这时市民就需要注意家里有无积水,花盆或者托盘,像前院那些,有积水就要尽早处理,不然蚊虫就会滋生,因为白纹伊蚊不仅可以传播登革热,还有刚刚提到的寨卡病毒,很多都是通过伊蚊传播的,所以防蚊是防控疾病的关键,还是那一句,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和寨卡病毒。”(记者 涂佩欣 刘汝球)(来源:石龙广电站)
下一篇:专家:二孩出生高峰将在9月或10月出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