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内多家医院爱耳日义诊
东莞市内多家医院爱耳日义诊
今年起,夫妻一方是莞籍,即可免费进行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服务。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市内多家医院陆续举行义诊活动。记者了解到,东莞每千名新生儿中就有2—4名患有听力障碍,医生建议早预防、早干预。
“东莞新生儿听力障碍率达2‰—4‰,略高于全国1‰—3‰的发生率。”东莞市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虽然60%以上的耳聋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但并非一出生就能发现,有些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迟发性耳聋可能在几个月或者几岁甚至更晚才出现。
据了解,该中心附属于东莞市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担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工作。
在此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自愿自费项目,孩子出生后,医生会告知家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由家长来决定是否筛查。虽然筛查率日渐提高,但仍有家庭因为自费、流动性大等因素拒绝、放弃筛查。因此,在推行免费筛查的新政策后,也可以促使家长及早发现是否携带耳聋基因,明确遗传病因,从根本上预防和阻断遗传性耳聋。
“我的孩子刚出生时是正常的,是在2岁多才发现听力有问题。”3月2日下午,在东莞市明昕言语训练中心,一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进行咨询。
对此,前来义诊的东莞市东华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郑涛介绍说,从临床来看,仅通过常规体检或父母观察,小儿的听力障碍多在2岁以后才被发现。“而1—3岁恰好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听觉中枢发育期。”郑涛建议,这需要早预防、早干预,如完善的婚前、孕前检查。
“早发现就能早干预,通常轻中度听力障碍可选择佩戴助听器,而重度听力障碍可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郑涛说,加上运动警示、药物治疗等手段可帮助患者部分恢复其听力功能,还可避免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因听力障碍而使语言功能受损。
■知多D
如何发现儿童听力障碍
1、在新生儿期,主要是完善听力筛查工作,婴幼儿期注意行为观察。
2、婴幼儿时期,则分别根据年龄阶段,看孩子是否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响毫无反应、对近距离的呼唤无反应等。
3、儿童时期,孩子经常会问“啊、什么”,或者表现出没有听清或不明白的表情;孩子与人交谈时,有眼睛紧盯着讲话人的嘴的习惯,或者表现听力障碍患者特有的一种“读唇语”的表情;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看电视时距离很近,喜欢将电视机、音乐播放器声音开得很大等等。(记者 欧雅琴)(来源:南方日报)
下一篇:2015年东莞造血干细胞捐献数量居全省之首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