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徐绍史:中国经济绝不会“硬着陆”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回应中国经济社会热点
 
  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迎来在梅地亚中心的首场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围绕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回应了海内外媒体关心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去库存等热点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徐绍史说,“十三五”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规划的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十三五”规划的一条主线。
 
  “我们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来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他说。
 
  徐绍史说,推动结构性改革有明确的理念和清晰的思路,也有具体任务。明确的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清晰的思路就是五大政策——“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具体任务重点五大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目前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中国经济绝对不会“硬着陆”
 
  谈到外界“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的说法,徐绍史认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丰富等五方面有利条件,完全有能力运行在合理的区间。“中国经济是绝对不会‘硬着陆’的,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
 
  “还有人说‘中国经济拖累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我觉得不存在这种现象。”他指出,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位居前列,在速度、进口、投资、增长贡献率等方面对世界经济贡献十分明显。尽管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不容低估,但目前中国在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储备,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充实。“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因地制宜化解7亿多平方米房地产库存
 
  徐绍史说,中国正面临艰巨的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到2015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总面积7.19亿平方米,要化解高库存并非易事。
 
  他提出,可以考虑三方面推进:一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度扩大住房需求,同时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进度,更多采用货币化安置收购存量用房;二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构建购和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三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控。此外,还可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增加住房供地、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改等,并抑制不合理的投机性需求。
 
  “我们要有耐心,要因地制宜地施策。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它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他说。
 
  不存在“国企抵制结构性改革”
 
  针对有外媒记者提及“国企抵制结构性改革”,徐绍史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国企改革有它的难度,因为涉及到利益格局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等,但我们都是拥护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徐绍史表示,去年是国企改革的“方案制定年”,成果非常丰硕。
 
  他透露,国企改革实际已经展开,国资委管理的央企从112家减少到106家,中远和中海、招商局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等6对共12户中央企业进行了合并重组。
 
  徐绍史说,今年是国企改革任务落实年,将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和试点。“虽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会跟企业共同努力,更好地来推动这些方面的改革。”
 
  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增加有效投资,来补短板、调结构,这也是我们政策工具箱里的一项政策。”谈到如何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徐绍史说。
 
  他表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00亿元,将会抓住一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调结构,补短板,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粮食水利、中西部铁路、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
 
  在国际方面,徐绍史表示,今年将与“一带一路”布局中已经签订合作备忘录的国家做出具体安排,推进一些重要的走廊建设。采取更多的措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在铁路建设、优势产能转移等方面争取更多实质性进展。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6日说,人民币将保持对一揽子货币基本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预期会回归基本稳定。”易纲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这主要基于三个根据:第一,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我国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还在稳步提高;第二,我国的经常项目特别是货物贸易还存在非常大的顺差,对外直接投资和外来直接投资都在稳步增长;第三,外汇储备依然充裕。
 
  我国外汇储备从2014年6月末3.99万亿美元的高点回落至去年底的3.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下降大部分可以用‘藏汇于民’来解释。”易纲说。
 
  易纲表示,过去一两年,由于预期变化,我国企业和家庭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优化,需要增持一部分美元资产,偿还一部分美元债务;银行金融机构也为了市场需求增持一部分外汇头寸;企业还偿还了一部分外债。反映出来就是官方外汇储备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去年企业和个人跨境外汇净支付2400多亿美元,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境外消费、留学支出等。
 
  易纲说,去年美元指数升值9%,外汇储备中一些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有所减少。“这部分不是外汇流出,而是由于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资本外逃。”
 
  易纲说,我国外汇储备按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管理。“我们非常强调流动性,外汇储备构成充分分散化,主要参照我国贸易、投资以及居民支付结构进行最优配置。”
 
  “我国外汇储备会保持合理适度的水平。”易纲说,企业和个人对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是有限度的,调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回归正常。(来源:东莞日报)
 
上一篇:东莞将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下一篇:3月8日将现木星冲日天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