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东莞松山湖国际马拉松吸引1.5万人参加

2016东莞松山湖国际马拉松吸引1.5万人参加
3月27日上午8时,2016东莞松山湖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莞马”)在一片东莞蓝下鸣枪开跑,逾万名海内外选手沿着风景如画的松山湖起跑,上演了一场市民欢乐嘉年华。
经过近3小时的争夺,最终肯尼亚选手肯尼思以2小时11分18秒获得全马男子组第一名,肯尼亚选手肯塔依以2小时34分38秒成绩获得全马女子组第一名。
本次莞马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共设四个项目,起跑点均设在松山湖。其中,全程马拉松终点设在东莞市中心广场,半程马拉松终点设在东莞市篮球中心,8公里迷你马拉松跑回起跑点,5公里嘉年华欢乐跑则沿着松湖烟雨滨湖路到松山湖中心小学。
赛事共吸引1.5万人参加。其中全程马拉松2500人、半程马拉松3000人、迷你马拉松5500人、嘉年华欢乐跑4000人。在参赛选手中,外籍运动员322名,分别来自31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港澳台运动员516名。此外还有特邀选手共26名,来自埃塞俄比亚12名、肯尼亚12名、坦桑尼亚1名、中国1名。
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来武,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杜兆才,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东莞市委副书记姚康,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许海峰,东莞副市长喻丽君,市政府党组成员、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殷焕明等领导以及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演员唐国强,雅典奥运冠军胡佳,广东宏远主教练杜锋等嘉宾鸣枪开跑。
徐建华等市主要领导随后还参加了5公里欢乐跑,他们身着一袭蓝色运动服冲过终点时满面笑容。“坚持就是胜利!”徐建华说,能够跑完全程最大的感受就是坚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最欢快
“孙悟空”“蝙蝠侠”都来了
27日上午,伴随着各界名人一起鸣枪开跑。各路选手从起跑线鱼贯而出,莞马瞬间成为一片全民欢乐的海洋。“超人、蝙蝠侠、美国队长、猫女、孙悟空”等都来参跑,此外还有现场求婚、一家跑、情侣跑……全民参与的运动热情,让人印象深刻、目不暇接。
华为终端员工赵海山从深圳调到松山湖工作已有数年。他带着9岁的儿子和妻子一家三口,报名参加了5公里嘉年华欢乐跑。赵海山说,莞马此次在自家门口举办,沿途经过的都是东莞最美的风光和地标,让他感觉到了东莞的城市升级在加速,精神文化需求层面的配套更好了,也让人更有了归属感。
肯尼亚选手、女子全马冠军肯塔依参加过国内外多个城市马拉松,她也说:“东莞的绿化做得非常不错,观众也非常热情。参加了很多马拉松比赛,莞马体验是最好的。”
最前沿
沿途机器人会与选手打招呼
本次赛事的最大亮点是将大量海陆空科技元素融入体育赛事中,围绕“马拉松+科技”两大核心,按照“体育搭台、科技唱戏”的理念,充分展现“马拉松+科技”的双重魅力。
在27日的赛事中,机器人元素创新性地融入到莞马赛事全程的各个环节。
在起跑点,有机器人和领导嘉宾一起发令;在全马终点,有机器人为颁奖嘉宾递送奖牌;在赛道沿途,还有机器人主动与参赛选手打招呼。
此外,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激光雕刻机和3D梦工场照相馆在奖牌上雕刻选手的姓名、参赛号码和完赛时间,并对获奖选手进行全身3D扫描、现场3D打印选手雕塑,让整个赛事自始至终洋溢着浓浓的东莞科技味道。
最踊跃
有企业组织80人方阵参跑
中集集团在东莞投资有总投资额达180亿元的4个重大项目,未来将把集装箱专用车、智能、物流、产城等板块业务转移至东莞,大批高端人才将随之而来。此次莞马,中集集团组织了80人的企业方阵参加欢乐跑,员工报名非常踊跃。
“超过500人报名,最终只能精选出80个,大多数人都是即将来到东莞发展的,希望提前来感受东莞的创新氛围。”中集集团总裁助理秦刚表示,莞马期间展现诸多出自东莞的科技创新成果,将运动与科技很好地结合,加上这里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特别适合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在此发展。
“任何体育赛事的文化形成和认同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王大卫说,纵观国内外知名城市马拉松的发展经验,成功的赛事除了能够带动全民运动的热潮,还能带动当地体育、旅游等经济发展,但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这项运动会塑造出特有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形成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最暖心
开通绿色通道救援晕倒选手
“有选手在赛段晕倒,需120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请为120救护车放行提供便利。”27日上午9时20分许,莞马赛事进入下半程,这正是不少运动员接近身体极限的关键时刻,赛道上传来一名选手需要紧急就医的消息,坐镇全马终点指挥部的赛事组委会负责人立马启动绿色通道,通知所有现场执勤的民警给予120救护车最高通行权限,务必让救援车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展开救援工作。
120救护车就这样畅通无阻地及时抵达附近医院,让晕倒运动员享受到更加周到的服务。
十几分钟后,前方传来好消息,说该运动员已经自行苏醒,此时,指挥部里的警务人员纷纷长出了一口气。
据介绍,为保障赛事有序进行,莞马赛事组委会共向社会招募了3400名志愿者,并对所有志愿者进行通用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务求为广大选手和群众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
同时,组委会沿马拉松路线每2.5公里设立一个固定医疗站,沿赛道布置救护车和医用摩托等可移动的医务救援力量,各组别终点均设置恢复区,并按照赛程特点设置了相关恢复服务人员岗位;集结和疏散区域组织巡逻救援队,提供可以应对综合情况的救援服务。赛事当天共出动近509名医疗人员、944名医疗志愿者、63名医师跑者、38台救护车、50台AED。参与保障的有38家医院,9家医院院内开辟绿色紧急救援通道待命。
本次赛事还招募了近30名“兔子”(官方配速员)和近170名裁判,并在沿线科学设置了补给点,设有食品补给、喷雾降温等专项配备,务求为广大选手提供专业的长跑赛事服务。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零重伤,零危急,零死亡”的预期目标。
■特写
“马拉松达人”斯国松:
回到自家门口还是国内“第一人”
从2013年起,斯国松的名字与跑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成为深莞穗城市圈内有名的“马拉松达人”,在广马、深马中,成为国内成绩最好的选手。
莞马结束后,斯国松表示,赛道路线设置给他增加了一些难度,但赛道沿线美丽的绿色风景也让他感受颇深。作为一名业余选手,他跑出2小时37分的好成绩,成为莞马国内选手完赛第一人,“这次外国选手成绩太好,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能够在家门口跑完一个正式马拉松,也让自己感到兴奋”。
2008年,时年28岁的斯国松开始练习长跑。刚开始,他也是间歇性地跑跑。随着跑步乐趣被激发,他跑的距离越来越远,时间也越来越长。经过近两年的练习,他于2010年参加厦门马拉松比赛,结果第一次参赛,他就跑进3小时以内。
初战告捷,更激发他参赛的热情。两年后,他再次参加厦门马拉松,一鸣惊人,取得2小时33分的优异成绩,堪比专业选手。不过,使斯国松真正成名的赛场还是在广马、深马。2013年,他分别在深马、广马赛事,均成为国内完赛第一人,斯国松也成为深莞穗地区有名的业余马拉松选手。
斯国松的妹夫宋先生说,斯国松不是专业选手,白天还需要工作,因此,他很多的练习时间都放在晚上。他说,曾经有一段时期内,为了练习长跑,他曾长时间在深夜十一二点开始跑,沿着广东S358省道,从虎门跑到长安镇再折回,每天都要跑到凌晨2点多才会回家睡觉。
在参加莞马前,他在此前举行的清远马拉松上获得总成绩第三名。这次由于有肯尼亚等地外国高水平选手参赛,斯国松在此次比赛中未能取得名次,但他仍是国内选手完赛第一人。
“第一次在家门口参赛,感觉非常亲切,沿途的风景有部分都是经常路过。”斯国松认为,首届的莞马从赛事组织、赛道安排来看,都呈现出一流的水准。
他说,与其他城市相比,莞马赛道环境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沿途可见绿植、碧水、蓝天,在美景中奔跑,让人心情愉悦。
当然,在此次比赛中,他还是有些遗憾的,就是自己没有拿到名次,“莞马可以对国内尤其是本土参赛选手给予一定的鼓励,设置相应的组别,进行排名和奖励,让国内或东莞的参与者有更大的成就感”。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好心情,斯国松说,“作为一名业余选手,还是重在参与,沿途听到许多市民为选手打气,市民的鼓励也是一种认同,让自己对自己所在城市充满爱意”。
斯国松说,作为一名湖北人,在东莞闯荡,是东莞给了自己家庭事业,感谢这座城市赋予自己的一切,能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也是一种幸福。(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下一篇:莞马吸引文体界大咖参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