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2013年横沥警情下降22.49%

  

  横沥“四化五警”成效凸显,市民安全指数明显提高。图为横沥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建成的警务工作站本报记者 郑连龙 摄

  2013年,东莞治安管理年度目标全面完成,全市全年接报治安、刑事有效警情同比下降3.64%。昨日,记者获悉,横沥公安分局全年接报有效警情比上年减少了1363宗,降幅达到22.49%,在全市各公安分局中名列前茅。

  常年在横沥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因工作原因,她对治安状况和公安工作深有感受和了解。昨日,曾香桂对记者表示,面对复杂的人口结构和特殊的经济结构,横沥公安分局突破重重挑战,持续且明显地改善社会治安,切实提高了市民安全指数,成绩来之不易,也为东莞构建、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横沥经验”。

  警务工作站提高出警效率

  双龙舫步行街是横沥镇最繁华的路段,昨日下午,记者在这条街道上看到,有两间警务工作站,相隔1000米。

  警务工作站的外观和陈设略显简朴,面积只有8平方米左右。但里面的警用装备一应俱全。横沥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民警黄校焕现在专职负责值守警务站。他所在的警务站位于常横路与双龙舫步行街交接处,覆盖罗马景苑、阳光粤港等多个大型花园小区,把守常平与横沥的交界处。

  “一旦周边有警情发生,我们第一时间接到指令,就能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并可随时呼叫增援。”黄校焕告诉记者,值守警务工作站后,出警效率和管事率大幅提升。

  截至2013年11月,横沥公安分局在辖区建成6个警务站,覆盖与周边交界处的所有重要路口。每个站内配备至少8位专职民警和辅警,24小时不间断在站内值守,并热心服务市民。

  巡防仪全覆盖提升处置速度

  昨日15点30分左右,在横沥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大厅里,值班民警正在认真盯着电脑屏幕。3分钟后,屏幕上突然亮起红点,大厅里的警报声随即响起。

  “有警情!”值班民警立即在电脑屏幕上搜索事发地周边500米的警力。这一范围内现有的警力都通过警务巡防仪的GPS定位系统,直观地呈现在屏幕上。值班民警立即下达指令给最近距离的巡警,让他们迅速赶赴现场。两分钟后,电脑屏幕显示,接到指令的巡警已经赶到现场。

  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处警速度大幅提升,得益于依托警务巡防仪建成的扁平化点对点指挥体系。目前,横沥公安分局已经为担负巡逻任务的285位民警和辅警配备了巡防仪。该分局局长潘建军定期率队开展大巡逻,他的巡防仪电子编号也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落实防控措施

  社区“双抢”降四成

  “出门就能看到巡逻的民警和辅警,警长还经常到我们家里来走访。”谈及社区治安情况,田头社区居民吴阿伯竖起了大拇指。他说,社区的治安确实有明显好转。

  2013年,横沥公安分局田头警务区内抢劫和抢夺警情同比分别减少11宗和49宗,降幅为44%和39.5%。警长廖赞凯对记者说,这主要得益于打防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他表示,2014年有信心进一步巩固防“双抢”的成绩,并大幅打压盗窃案件的发案数,进一步改善社区治安。


上一篇:政协委员:山区片进行统筹发展 对接深圳
下一篇:东坑:集约发展 建精品特色小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