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长安镇突破重点领域实现二次腾飞

长安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东莞仿佛成了中国城市的“网红”。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集体聚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报道东莞。而长安镇作为东莞镇街中的优秀代表,则在镁光灯下显得尤为耀眼。
 
  不过长安镇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些褒奖,长安镇委、镇政府将2016年定为工作“突破年”,力图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效,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长安在全市乃至全国镇域经济的领先地位。
 
  寻求突破继续领跑镇域经济
 
  3月20日上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采访组深入长安,聚焦该镇智能制造、外向型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等。3月22日,央视记者还没来得及结束采访,又见证了长安镇的一条“大新闻”———长安镇举行2016年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当天一口气集中签约14个重大项目,其中投资在2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5个。
 
  根据长安镇的规划,“十三五”时期将建设4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460多亿元,不可不谓是“大手笔”。
 
  长安引入这么多重大项目,不仅是其实力的体现,也是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长安镇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58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915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 .0%以上,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高。
 
  达到这一目标显然并不容易,为此长安镇委、镇政府将2016年定为工作“突破年”。
 
  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表示,回顾3 0多年的发展历程,长安实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镇域第一方阵,靠的就是抢抓机遇的意识和改革突破的勇气。
 
  何绍田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长安镇、长安新区的统筹发展,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推进,长安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如果我们不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随着周边区域更大力度的革新,我们增创的新优势将会逐步减弱,改革红利也将逐渐消退。尤其是随着广东自贸区、松山湖自创区、深圳大空港区的相继开发建设,勾画出新一轮发展中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逼人态势。”何绍田表示,在这种形势下,长安人必须增强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决心,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长安在全市乃至全国镇域经济的领先地位。
 
  “3、5、8”发展新思路
 
  梳理近几年长安镇的发展思路,可以发现:2014年,该镇致力于谋篇布局,提出了“一改两区三提升”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建设“现代制造名城、湾区创新都市”的目标定位;2015年,长安镇则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全市考评第三、5个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第一,以及7个“单打冠军”的好成绩,实现了经济提速与转型加速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长安镇的发展思路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在今年初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徐建华书记强调,要实现创新驱动、对外开放、重点改革“三个走在前列”,补齐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建设“三大短板”。这让长安镇的班子成员倍感振奋,他们发现原来长安镇早先的各项工作部署与市委的要求高度吻合,说明长安找准了转型发展的正确路径。
 
  于是,长安镇把2016年定为“工作突破年”,并提出了“3、5、8”发展思路。
 
  长安镇内有一条贯穿东西的S 358省道,不过此处“358”指的是:将长安打造成为“湾区经济的试验区、深莞对接的桥头堡、东莞西南组团的科技创新高地”3个发展定位;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高”等5个明显;力争在“三区”建设、“三旧”改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重大项目引进、环境治理、交通整治、社会治理八大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长安镇委镇政府认识到,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安镇从一个传统的农业乡村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城镇。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转型,长安镇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比如说,土地开发强度已近极限,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产业转型有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本外人口“倒挂”现象严重,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城市承载力较为薄弱,环境质量提升较慢;社会治理亟待提升,平安建设任务艰巨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长安镇提出“八大”突破,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城镇化深层次矛盾,解决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现行行政体制与发展需要不相协调的问题,实现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二次腾飞。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区
 
  提到长安,最受期待的莫过于“长安新区”。记者了解到,2016年长安将加快新区的开发建设。基础建设方面,将加快完善“投资人+E PC”实施方案,抓紧落实围填海项目的申报,力争在围填海工作上实现突破。尽快启动长安新河、新区道路、规划展示厅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滩涂填土进度,力争在基础工程上实现突破。
 
  另外长安还将加快与深圳招商局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洽谈对接,尽快开展首期启动区建设。主动对接融入广东自贸区,承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和制度红利,特别是加强与深圳的合作对接,拓宽外接通道,抓紧建成新安大桥,承接其产业转移。力争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区上实现突破。
 
  记者了解到,长安镇的科技商务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这里将被打造成珠三角湾区的“科技高地”、“商务平台”和“创新中心”。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透露,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园区规划设计,优化园区发展布局,明确产业发展导向,打造企业全链条成长园区,实现产、城、人有效融合。此外还要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寻找现有产业补链、扩链、强链项目,大力引入“四新”经济产业,引入企业总部,建设“创客小区”,促使长安镇工业生产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延伸。
 
  重大工程背后的服务意识
 
  长安镇早期的发展趋于饱和,土地指标十分紧张。不过好在长安一直没有盲目开发房地产,近年来通过“三旧”改造项目,为重大项目腾出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仅在2015年,长安镇就成功取得85宗改造方案批复,面积达6260 .1亩,重点推进O PPO工业园、迅捷环球公司等8宗改造项目。
 
  不过这对等候入驻长安的重大项目来说,土地依然紧张。2016年长安镇还要在“三旧”改造推进城市更新上取得突破,落实以“工改工”作为“三旧”改造的主攻方向,加大土地整合力度,以连片土地吸引、承载优质大项目落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为了给企业做好服务,长安镇也是蛮拼的。长安镇政府表示,今后还将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政务公开,优化行政审批,探索建立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度框架。通过落实一系列改革工作方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供给侧改革,努力在商改后续监管、企业登记注册“一网通”、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多元化城镇投融资、项目投资建设审批、社会治理综合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长安镇还将在深化改革释放发展红利上取得突破。落实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积极配合做好撤镇设区申报工作,力争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力争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上实现突破。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共享“批次清单”,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力争在构建多元供给模式上实现突破。(作者:徐章龙)(来源:南方都市报)
 
上一篇:早产女婴被弃沙田医院已近俩月
下一篇:再造一个“大朗智造”新名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