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绿色转型要加速产业更新
东莞绿色转型要加速产业更新
4月6日,由东莞市环境保护局起草的《东莞市水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式对外公布,并将在接下来一个月内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作为贯彻实施水乡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意见稿根据水乡经济区的生态空间格局和环境资源承载力,向外界明确了水乡接下来将重点承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
绿色低碳的制造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均被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与此同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企业将面临被政府引导退出的命运。
意见稿透露的诸多产业布局安排,无不显示着东莞市在水乡经济区探路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东莞的转型决心,同样意味着,那些奢望在旧有发展模式中苟延残喘的设想,在水乡经济区将无路可寻。
在政策的指挥棒下,水乡经济区的格局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已经荣膺国家湿地公园称号。三年前,华阳湖周边还遍布高污染工业,鸡棚、鸭寮错落其中,河水发黑发臭。华阳湖治理好了,也为麻涌引来了“金凤凰”,一个个重大项目争相落地,生态效益在这里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正在帮助昔日的鱼米之乡找到了新的崛起路径。
在道滘镇,这个在东莞长期不起眼的边陲小镇,如今借势水乡经济区统筹发展,正在尝试通过新一轮产业变革实现弯道超车:智能激光装备公共平台、新材料公共平台、石墨烯公共平台等一批高科技平台签约进驻,华科工研院投建的孵化器首批招引项目顺利落户,道滘镇用实际行动在证明着自己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的口号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并不是每个镇在面临重大产业转型中都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摸对了石头。在水乡某镇,造纸产业在过去一直是该镇的经济支柱,当地也有不少村集体及村民个人深入参与到造纸产业的发展当中,共享了过去多年的发展红利。但是,造纸产业在过去这些年也让该镇付出了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
2015年,东莞历史性地拿出数以十亿计的财政资金,引导水乡经济区50多家“两高一低”造纸企业退出,减排效应十分显著。可造纸企业的集中退出,让造纸重镇当年税收同比大幅锐减,严重拉低了GDP的增速水平。或许是过去曾在产业引进上屡遭败绩,面对造纸企业退出后可能面临的产业空心化危机,当地官员到目前为止似乎没有找到好的法子。
这样的情况不足为惧。从全球各地的产业更新发展经验来看,任何一个地方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着产业调整的客观要求,这种产业调整所要完成的迎来送往,往往是送走关公容易,请来财神不易,需要政府、企业与市场多方的规划与理念的多方配对,甚至是较为长期的过程。即便是现在产业更替进展看上去已经风风火火的镇街,也仅仅是迈开了第一步,距离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可以确定的是,在全球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水乡经济区利用绿色转型契机,尽快完成产业更新的使命时不我待,依靠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投入的旧有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的发展动能必须加速挖掘。水乡各镇需要做的是将自身的坐标放置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寻找新的产业定位,进而主动出击、吸收、引进全球科技发展前沿之所长,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否则,将会产生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所带来的种种社会治理等问题。(记者 黄少宏)(来源:南方网)
下一篇:4月1日前不到海关变更证书无法通关系谣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