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东莞拟从十方面精准对接推进全面精准帮扶工作

  东莞拟从十方面精准对接推进全面精准帮扶工作
 
  4月15日,东莞韶关对口帮扶工作第六次联席会议在莞召开。会议透露,在新一轮扶贫帮扶工作中,两地在产业帮扶基础上,拟从改革、政务政风、教育卫生等十方面精准对接,全力推进全面精准帮扶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东莞韶关统筹推进全面帮扶十大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6—2018年)和《东莞韶关2016年实施改革对接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东莞市政府向韶关市交接了2亿元的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困工作资金。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韶关市委书记江凌等两市主要党政领导出席会议。
 
  已动工197个对口帮扶产业项目
 
  会议透露,截至2016年一季度,东莞对口帮扶韶关工作启动以来,共引进产业项目264个,投资金额582.9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14个,已动工项目197个,完成投资额194.29亿元,顺利地完成序时目标任务。
 
  莞韶两地将围绕三年“300个项目、700亿投资”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切实提升引资质量,实现项目引资从前期重量轻质到质量并重的转变。
 
  针对即将启动的莞韶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双方商定,东莞市将在全力以赴抓好产业帮扶的同时,以“韶关所需、东莞所能”为原则,组织和动员东莞行政、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公共服务、优势资源等方面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十大行动计划”涵盖包括深化改革、政务政风、干部交流、教育、医疗、文化、优质创新资源、优质农业、优质旅游、人力资源等十方面的对接。
 
  “莞韶全方面对接旨在增强当地老百姓的获得感,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扶贫帮扶工作的实效。”江凌说,产业项目的引进虽然能带来当地财政的收入,但老百姓感受不深刻,而教育医疗等水平提升能让被帮扶的老百姓有获得感。
 
  徐建华表示,接下来,东莞市将要求各有关部门有效落实“十大行动计划”,确保计划顺利开展,集中东莞市优质资源完成新一轮对口韶关帮扶工作。
 
  东莞
 
  举全市之力争当扶贫脱困排头兵
 
  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以及“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抓手。东莞作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承担了对韶关对口帮扶工作。
 
  徐建华要求,东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开展对口帮扶韶关作为服从全国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确保把对口帮扶、扶贫“双到”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不断开创东莞韶关对口帮扶新局面。
 
  “要乘势而上,扎实抓好对口帮扶各项工作。”徐建华强调,今年是全省对口帮扶工作“三年见成效”验收之年,对口帮扶单位要对照省里的考核评估方案,认真查漏补缺,全力做好各方面的收尾工作,力争在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他说,东莞要继续抓好产业园区扩能提效,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动建、早投产。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招引一批体量大、质量好的优质大项目。要围绕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进一步提升“七组团”共建合力,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徐建华强调,当前,莞韶既要迎来对口帮扶的考核验收,又要启动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坚持对口帮扶和扶贫开发“两手抓”,举全市之力,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努力争当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排头兵。
 
  韶关
 
  从单一产业对接向全面对接转变
 
  江凌代表韶关市委、市政府和韶关人民,对东莞的对口帮扶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
 
  他指出,东莞对口帮扶韶关的措施十分扎实,效果十分明显。除引进一大批产业项目以外,在对接帮扶过程中,还推动了韶关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他认为,东莞作为先发地区,不仅产业发达,在体制机制和改革方面也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除了产业对接外,韶关要通过对口帮扶努力学习借鉴东莞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经验做法,借用好东莞产业园区运营和招商能力,推动对口帮扶工作从产业帮扶向全面帮扶转变。
 
  江凌表示,在新一轮莞韶对口帮扶工作中,韶关市要从单一的产业对接转向全面对接,要积极学习东莞市先进的思想观念、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举措等先进经验,积极对接体制机制,全面对接东莞优势资源,以及园区建设、服务企业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莞韶两地产业结构互补性不强,但各具优势,两地可以组团面向全省、全国招商,引进项目,以东莞运营服务来吸引项目落地。”江凌举例说,接下来莞韶对口帮扶工作不能局限产业对接,还需要将东莞产业园区运营经验、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全面引入,以此达到全面学习东莞的目的。
 
  ■链接
 
  以“韶关所需、东莞所能”力求精准发力,不撒胡椒粉
 
  根据《东莞韶关统筹推进全面帮扶十大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6—2018年)》,东莞韶关将统筹推进全面帮扶十大行动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助推韶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效提升社会民生水平,增强群众对帮扶工作的获得感,形成良性互动的对口帮扶格局。
 
  工作方案提出,以“韶关所需、东莞所能”为切入点,力求精准发力,不撒胡椒粉。核心内容即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全面对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精准帮扶和推进两地优势资源精准对接。
 
  十大行动计划
 
  一是深化改革对接。
 
  明确了时间节点,2016年底前重点完成商事登记、投资审批管理和市区权责关系等领域和环节改革工作对接,要求各责任单位建立一对一专责小组,抓紧实施复制推广工作。
 
  二是政务政风对接。
 
  两市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建立结对关系,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对东莞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的研究梳理,制定详细优化提升方案。
 
  三是干部培训对接。
 
  把莞韶对接纳入韶关干部培训的总体安排,根据实际情况选派干部到东莞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
 
  四是教育精准帮扶。
 
  统筹安排东莞市市属中小学、镇(街、园区)中小学或部分民办学校与韶关学校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原则上东莞市每个镇(街、园区)均有1所或以上中小学与韶关市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同时,有针对性地在中小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教科研交流合作、助教助学等方面开展帮扶。
 
  五是医疗精准帮扶。
 
  统筹安排东莞市属、镇(街、园区)属医院与韶关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原则上东莞每个镇(街、园区)均有1所或以上医疗机构与韶关建立结对关系,并把帮扶重点放在基层。
 
  六是文化精准帮扶。
 
  统筹安排东莞市、镇(街)两级文化单位与韶关文化单位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原则上东莞每个镇(街、园区)均有1个或以上文化单位与韶关建立结对关系,并把帮扶重点放在基层。研究探索韶关部分优秀文化项目纳入东莞文化资金扶持的办法。
 
  七是优质创新资源对接。
 
  加强东莞创新资源与韶关对接。以黄沙坪创新园为平台,共同谋划和推进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产业发展,加快各类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研究探索韶关部分优质产业和创新项目纳入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资金扶持的办法。
 
  八是优质农业对接。
 
  加大韶关农业投资环境营销推介力度,认定一批供莞基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建设“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推动两市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九是优质旅游对接。
 
  做好韶关旅游规划、项目策划和宣传推广工作,提升韶关旅游的品位和竞争力,发挥东莞客源地和协会等优势,帮助策划精品路线,提升旅游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十是优质人力资源对接。
 
  探索建立两地劳务合作长效机制,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加大对韶关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两市人力资源市场双向交流,共同举办公益性招聘会,推动两市校企合作,实现莞韶两市人才“无障碍流动”。(来源:南方网)
 
上一篇:东莞将出台推动全市质量发展水平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东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五大行动计划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