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开幕 各大企业谈升级转型

2016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开幕 各大企业谈升级转型
加博会干货来了!2016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昨日开幕,各大企业除了谈新品和招商,也在谈升级转型,他们究竟为转型下了多少功夫?
其中,部分企业为拓展内销市场,针对性开发新品;为提升附加值,增加产品设计元素;为增加销售渠道,推进电商销售模式。企业一直求变,而最重要的变化在于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这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地方。
加工贸易
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推出专属产品
“8年来,从一开始的彷徨,到现在的成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开幕式上,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贻伟表示,从外博会开始,到升为国家级展会,加博会已举办8年,从参展商质量、采购商规模及成交额可以证明加博会的成功。本届加博会,共吸引国内1 9个省市及港澳地区的807家企业参展。
加博会第一天为专业展,买家云集。过去主打外销市场的企业,针对内销市场推出专属产品。“我们材料没有变,设计也没有变,变的就是外包装”。东莞市龙高玩具有限公司现场人员介绍,过去两年公司主打外销市场,但随着外销市场变淡,内销市场成为玩具行业必争之地,因此对产品包装外观进行改进,如阅读习惯、产品造型等,方便国内消费者。
另一家玩具制品企业家乐宝也针对内销推出产品,如一款颜色以糖果色为主的地垫,带有波浪形的框边,直立起来就成了独立空间,而且小配件大小适中,不怕宝宝吞入肚子。家居、箱包等企业也竞相开拓内销市场,设计专门产品,对准消费者胃口进行营销。
本届加博会增加了近4000平方米的工业设计展区,组委会还将邀请凯瑞姆·瑞席、贺迈、葛特立等来自国外的知名设计大师与企业对接交流。凯瑞姆·瑞席见面会就安排在明天上午。
为了增加东莞本土企业的设计力量,东莞市厚街镇政府与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联合打造东莞市(龙泉山)双创设计小镇,昨日举行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创设计小镇将打造成集创意文化、设计服务、旅游、商业购物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将打造成设计师的时尚家园。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合作将进一步整合深莞两地的信息、金融、人才、产业等创新资源。
目前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正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设计研发方面下功夫。东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东莞曾开展过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达10572家,共有5036家外资企业从过去的加工贸易全部转化为一般贸易。有950家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占全市历年累计研发机构数量64.1%.拥有自有品牌的企业1315家,占26.1%.
加博会电商和国际物流展单独设于1号馆,现场不仅有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还有本土电商平台“大鳄”———东莞跨境电商中心。
该园区是2016年东莞市政府的重点项目之一,位于东莞同沙科技园,还有东实这样的东莞最大国有独资企业等股东在背后“撑台”。
园区运营主体、东鸿云海电商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俞诗强透露,目前园区已经对接了57家外贸物流企业。除了发展跨境电商,园区还将辟出地块做孵化器,已经初定要引进香港SA SA这样的运营团队落户,顺利的话还计划引入香港零售业和物流业。身为知名化妆品连锁店的香港SA SA,近年来进军内地市场的动作开始加快,比如东莞东城万达广场就有一家分店。运营团队落户东莞,或许是他们下一步扩充内地实体布点的前站。
“东莞1万余家加工企业,广东是2.5万家。出路在哪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贻伟发问。昨日加博会创新发展论坛主旨大会举行,李贻伟表示,加工贸易不转型就活不下去了,这让他经常想起恐龙绝迹故事,对于加工贸易的研究是必须的。
加工贸易转型有很多困难,也有利益冲突,因此需要足够的勇气来推动。李贻伟表示,从政府角度来看,会加大支持力度。而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带来消息,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腾退工业用地,经过批准可转用途。
2015年国家外贸最大亮点是,中国民营企业出口首次超过外资企业,过去民营企业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加工贸易,从贴牌开始,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别人技术,提高自己水平。支陆逊表示,加工贸易对于我国而言,过去需要,现在需要,未来也需要。如今需要解决的是增量和存量问题,“加工贸易留在中国怎么办,新引进来怎么办,走出去的怎么办。”
那么留下来的怎么办?支陆逊认为,东莞、江苏部分企业在转型升级上积累经验,传统制造业要提高附加值,并在转型升级基础上拓展外延,如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与互联网、智能制造结合,不再停留于单纯制造环节。
支陆逊指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工作将分为5个方面:
第一,2014年在广东率先试点取消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此经验将在今年向全国推广,并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完善敏感重点加工贸易行业监管;
第二,改变原有监管方式,将以企业为单元进行管理,并按照行业、信用等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支持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鼓励中西部到东部招商引资,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腾退用地经批准可转变为商业、旅游、养老等用途;
第四,保障制度的改进如五险一金,将可能适时降低;
第五,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尊重发扬企业家创新。
当然,加工贸易的转型也不能盲目进行,否则得不偿失。“传统产业智能改造是重要和必要,但是不要冲动,没有经过很好的策划,没有生产过程优化,合理化,不会有好的效果”。昨日,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教授屈贤明作了《中国智能制造在传统产业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在实际操作当中,部分企业已开始进行数字化车间改造,但出现了车间改造还没有完成,要生产的产品就过时的情况,耗费了巨资和时间。因此企业智能改造时也要慎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产品创新是智能制造最重要的影响。产品创新是指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得产品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如部分智能硬件的出现,本次加博会上,屈贤明就看到智能茶饮机,公司将个人爱好植入到控制系统,实现控制水温等功能,现在类似这样家庭产品越来越多。
智能制造能够带来制造技术的创新。屈贤明以伊利集团为例,公司去年营收超过600亿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经历手工作坊阶段、机械化生产阶段到如今的自动化数字化生产阶段,从新鲜奶源、净乳、巴氏杀菌、存储等步骤均是无人状态进行。
不过他也提醒,“进行智能化改造,产品必须是先进的,有市场前景的,否则智能改造无异于等死”。
昨日下午,2 0 1 6年加博会“制造业+互联网”峰会举行,嘉宾们就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进阶深入探讨,热议企业要建立互联网思维。
中国制造的未来之路- -国家电商示范城市专家组组长柴跃廷的看法是,构建网络化的工业运作体系。具体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新一代的电商平台,一个是在线工厂。新一代的电商平台类似插座,在线工厂类似插头。而新一代的电商平台+N个在线工厂,这就是未来的网络化工业运作体系。
新一代电商平台有什么不同?柴跃廷认为,有三方面不一样:
第一,现在的电商平台一头连接消费者,一头连接零售商。新一代的电商平台一头连接消费者,一头连接工厂;
第二,个性化的定制和推送。
第三,交易的方式不一样,现在的交易方式基本上是传统商贸的基本逻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未来的交易方式是智能化的匹配交易,类似于滴滴打车。
传统制造业从线下走入线上,又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实体店,东莞企业比朗是个不错的范例。一年前从传统工厂搭上互联网+,走线上定制服装之路后,此次参展加博会却是为铺开线下店而来。
比朗展位位于加博会电商和国际物流展区,这家卖服装的公司,展出的衣服却只有寥寥几件。不要奇怪,看看展位中间摆出的几部迷你平板电脑就能明白了。海量的服装藏在这几部电脑里,手指一滑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出一件个性化的衣服。
“你看,你想要什么颜色的衬衣,甚至什么款式的纽扣,都可以自己选择定制。”广东比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区域营销总监熊国富在平板电脑上轻轻滑动了几下,一件衬衣成品的图片就展现在记者面前。这件男装衬衣标价为408元,价格比市面上一般品牌的男装衬衣贵不了多少。“下单后,最快6小时,最慢7天,就能把按照你尺寸定制好的衣服送到你手上。”
比朗是依托东莞文华制衣厂顺势而生的一家新锐企业。熊国富介绍,自电商平台上线一年多后,目前成交额已达数千万元。目前比朗的线下实体店已经开了11家,除了东莞外,在上海、长沙等城市都有布局。熊国富说,此次参展加博会,正是希望能通过推广品牌,布局更多的线下体验店,从而引流到线上。
“电商卖东西,无论哪个电商,国内还是国外的,如果不做电商,就死定了?但是我想真的是这样吗?”都市丽人CEO郑耀南表示,互联网思维可能比互联网更加重要,这是他想谈的观点。
如今都市丽人是国内最大内衣公司,亚洲第二,是全世界第六,去年为止收入50亿元,零售百亿元,旗下有12个品牌。郑耀南明确表示,“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是效率、成本、速度,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往互联网上做电商,而是考虑如何提高效率,效率提高比简单降低成本有效,通过互联网思维找到更好的机会,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
郑耀南坦言,嘉宾们讲得互联网很好,听上去也很好,很多人也做了,但有一句话叫“谁做谁知道”,有亏有赚。“做平台,绝对是赚钱的,做品牌、做互联网销售是否赚钱?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企业的情况做评估”。
他认为,企业要知道自身能力、水平、人脉,公司到底卖什么,再平衡如何做电商,在哪里卖。比如说电商,京东、聚美优品、天猫以及别的商场面对的消费者有差异,折扣和价格折扣也是有差异的,此时销售方法也需有所不同。否则做了平台,做了电商,但可能没有办法做比较好的生意,甚至会花掉很多投入。都市丽人就在不同电商平台推出不同的产品。
另外互联网化思维还体现在生产过程。郑耀南介绍,都市丽人应用不少现代化的技术替代人工,比如采用自动分拣系统,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但是一年时间节约的成本是2000万到3000万,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如果没有做这个系统,公司可能需要至少500亩的土地,建筑面积至少30万平方米的地方。有系统之后,只需要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郑耀南认为,通过互联网思维会找到更好的客户、更好的机会,用更快的速度完成一单交易,这才是他心目中所认为的互联网思维。
基于“互联网+”的潮流,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基于制造业产业的服务企业,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一站式的电商改造服务。但电商不懂制造业,制造业不懂电商,这是目前制造业出现的普遍现象。深圳华阳信通的CEO黄新山表示,虽然东莞在发达地区,其实东莞本土的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基础思维还是比较落后,原因是过去加工贸易可以躺着赚钱,现在社会在变化了,一下子企业开始无所适从。
“我们现在推的企业互联网化概念,制造业最重要的是思维观念的改进”。黄新山表示,过去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交给采购商就结束了,这是粗放型的生产,与消费者隔离,因此很难得到消费者的及时反馈。现在如果强行上线电商,面临人才问题,而且原来的优势不能得到发挥。因此从理念上,企业就应该互联网化。
华阳信通提供的互联网化改造服务,包括门店上线、建立导购一对一机制,推行顾客社交化,建立顾客社交群,形成大数据,企业基于此进行精准营销。
“华为不会做空气净化器,也不会和我们的上下游供应商抢饭吃”。昨日,加博会开幕,“首届国际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产业链峰会”举行。在会上,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华为手机发展的大方向,是往高端产品线上掘进。这一战略思路和主推年轻人消费得起的中低价位智能机,并跨界制作插线板、LE D灯和空气净化器,涉足多产品线的小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了解,这一峰会是此次加博会的重头戏之一,到场的包括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张科、国家工信部信息产业司副司长乔跃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等政界和学界的嘉宾,还有不少来自业界的专业人士主讲。
活动主办方表示,“2015年,东莞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2 .6亿部,占全球市场的1/6之多,是国内最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基于这一扎实的制造业根基,所以官方在加博会期间配合智能手机的专业展,特地举办了这样一场高峰论坛。
已经把手机生产线搬到东莞松山湖的华为,也是此次峰会邀请来的主要嘉宾之一。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盛行表示,曾和同事们展开过内部讨论,最终认为“在5年内,手机还是广义物联网的一个重要聚合点,暂时无法替代。至于10年后,则有可能会有新的智能终端。”
这5年的时间,足够让他的团队做出几轮产品的更迭优化了。今后,他们将主要在高端智能机市场上发力,抢占市场份额。盛行认为,未来智能手机的创新可能发生在时尚设计、沉浸体验、能源创新和自然交互等领域。
“比如手机的摄像头可能会有并置的列阵镜头,定向捕捉到不同区域的声像信息。或者手机上也可以进行360度V R全景拍摄,并通过A R技术,把虚拟的物体叠加到真实的环境中,增强现实代入感。”
此外,盛行还认为,在电池的续航技术上也是可以深耕的突破点。比如通过新材料,在不增加重量和空间的前提下,提升电池容量。或者开发快速充电技术,在5分钟内就能把手机的电量充满。
特别提醒:本周日是观众日,市民可以免费入场看展购物,也就是说过了那一天就得再等一年了!(来源:南方网)
下一篇:东莞城市公立医院价改降低299项检查费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