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业升:以争创“四连冠”为统揽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吕业升:以争创“四连冠”为统揽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5月5日,东莞市文明委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召开,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发表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梁维东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通报2016年全市文明创建重点工作。
吕业升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为统揽,持续用力、真抓实干,开创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吕业升分析,当前东莞市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进入改革攻坚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同时,东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不同思想文化、不同道德观念、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交锋更加频繁,这决定了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比其他地方更加艰巨繁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准确把握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努力交出建设好“两个文明”的答卷。
吕业升还剖析了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短板,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不断补齐短板,努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吕业升强调,要以聚力“十三五”为目标,夯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撑。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弘扬时代精神,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调动全市上下创新求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要抓住今年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的契机,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深入打造“同在莞邑”、“暖流东莞”等品牌活动,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公益宣传设施、主题公园广场、公共艺术景观。
要深入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要深入推进“志愿之城”建设,打造一批志愿服务示范点;要深入推进“希望之城”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网络。
要围绕改善民生深化文明创建,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尤其要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扶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扎实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文化小康”。
加大问题整改和治理力度
吕业升说,近年来东莞市不断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取得较好成效。但目前在社会治理、道德建设、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要加大问题整改和治理力度,加快补齐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短板。
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一是深化“数字城管”建设,加强城管综合执法,深入推进集贸市场、城市“六乱”、交通拥堵、违章建筑等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智网工程”试点工作,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进社会面、重点行业和人员、城乡社区、信息网络等防控网建设,重拳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二是建设“智慧安监”信息化平台,加强交通运输、食品药品、学校医院、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场所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探索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全领域推行网格化管理,积极培育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
三是加快建设法治东莞,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步伐,深化司法领域重点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吕业升还要求,要进一步提升公众道德水平。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持续推进诚信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记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要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开展重大主题宣传、亮点重点宣传、正面网络宣传,不断提升东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书记声音
省委要求,东莞要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更高水平的发展。“高”通过什么体现,内涵非常丰富,文明创建工作将会是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成效、标准、指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硬实力最终要在软实力上体现成效。
一个地方也好、一个人也好,对物质的追求到一定程度后,对精神的追求是非常强烈的。这就要求主政一方的镇街主官有全面的素养、有底蕴和有厚度,能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起来。
————谈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
社会稳定和谐非常重要,特别是安全生产工作要突出抓好抓实。各镇街、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绷紧这根弦,包括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等,要严防死守,确保东莞的工作在平稳有序的轨道上。大家共同努力,为换届等重要工作创造稳定环境,这是一个常态化要求。
——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链接
2016年全市文明创建重点工作
在会议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传达了中央文明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精神,通报2016年全市文明创建重点工作,具体为“一条主线、三城建设、五大创建、六项行动”。
一条主线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基层活动
在突出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主线上,将组织开展“同在莞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系列活动不少于550场,面向社区(村)开展“友善和谐”主题活动,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精心规划建设一批体现价值观内涵的公园、广场和街景,抓好百年老店店规、名校校规等优秀行为规范的归纳提炼、宣传推广。
三城建设开展“最美人物”评选活动
在深入推进“三城”建设方面,一是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坚持发布“月度好人榜”,努力实现入选省级以上先进典型人数不少于10人。发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 “最美人物”评选活动。二是推进“志愿之城”建设。打造“暖流东莞”媒体品牌栏目。在四个街道和松山湖(生态园)率先推出一批市级社区(村)志愿服务示范点,探索发展“爱心商城”志愿服务新模式。三是推进“希望之城”建设。用好用活“东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基金”,打造一批民办学校少年宫示范点,打造成全市示范性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基地”,深入开展净化视屏声屏行动,重点抓好学校周边区域整治,加强网吧管理。
五大创建推出“文明企业”创建试点
大力抓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企业等五大创建活动。贯彻落实《东莞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推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在窗口行业建设一批文明示范点,推进文明公厕示范建设,推出一批“文明企业”创建试点。
六项行动开展社会诚信树立行动等
深入开展六大主题行动。开展社会诚信树立行动,开展文明交通促进行动、文明旅游导引行动、文明网络净化行动、文明生活提升行动、公益广告润化行动,举办2016年东莞市公益广告大赛,新增一批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在各类公共场所和各级媒体广泛刊播公益广告。(来源:南方日报 )
下一篇:东莞破获一起涉案717公斤冰毒特大武装走私毒品案
返回首页